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介绍:陈平

  
姓名:陈平
性别:男
所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职称:副教授

工作研究领域
1.生物质的催化转化及利用 2.多相催化 3.纳米新材料合成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 4.精细化学品合成

研究方向:
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信息处理

出版著作:
陈诵英,陈平等编著,《催化反应动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
2008年12月荣获第九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一等奖。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
1.Sun H, Duan J Z, Chen P, Lou H, Zheng X M,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 2011, 12, 1005-1008.
2.Li W, Pan C Y, Zhang Q J, Liu Z, Peng J, Chen P, Lou H, Zheng X M,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1, 102, 4884–4889.
3.Li W, Pan C Y, Sheng L, Liu Z, Chen P, Lou H, Zheng X M.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1,102,9223-9228.
4.Liu Z, Li W, Pan CY, Chen P, Lou H, Zheng X M,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 2011, 15, 82–87.
5.Han J X, Duan J Z, Chen P, Lou H, Zheng X M. Advanced Synthesis Catalysis, 2011,353,2577-2583.
6.Junxing Han,Jinzhao Duan,Ping Chen,Hui Lou,Xiaoming Zhengand Haiping Hong, Green Chemistry, 2011, 13, 2561-2568.
7.Yuan Z L, Wang J H, Wang L N, Xie W H, Chen P, Hou Z Y, Zheng X M,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 101, 7088-7092.
8.Jun Peng, Ping Chen, Hui Lou, Xiaoming Zheng,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 3415-3418.
9.Liang D, Gao J, Wang J H, Chen P, Hou Z Y, Zheng X M,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2009, 10: 1586-1590.
10.Jun Peng, Ping Chen, Hui Lou, Xiaoming Zheng, Energy Fuels, 2008, 22, 3489-3492.

荣誉奖励:
2000-2001学年浙江大学先进工作者,多次获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德育导师。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介绍:董亚波

  
姓名:董亚波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网络安全
Email:dongyb@zju.edu.cn

►个人简介
董亚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于2002年8月在浙江大学获计算机应用工学博士学位。目前在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VANET与智能交通、网络安全、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重点开展了低功耗低成本无线传感网节点与低功耗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的体系结构、低功耗无线自组网技术、无线低功耗宽带数据传输技术等研究开发工作,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得到了973计划项目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国家指南针专项计划物联网在敦煌莫高窟保护和开放利用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唐仲英基金项目等多个基金项目的资助。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上,研发出的无线微环境监测系统已经在敦煌莫高窟微气象监测项目、农业温室环境监控项目、室内环境监控系统等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其中,在敦煌莫高窟微气象监测项目部署实施了200多个无线环境传感器,并已连续运行多年,是全国乃至全球较早的大规模长期实际运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得到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并正在向全国重点文化遗址单位推广。在VANET与智能交通研究方面,重点开展了车间网络互联、车辆运行状态采集与预警、碰撞预警等车辆主动安全防护技术、道路与停车场交通信息采集与智能处理等研究开发工作,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得到了863计划项目面向汽车安全的车辆网络体系结构和组网技术研究、浙江省教育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智能交通车流量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等多个基金项目的资助。已经形成了车辆信息采集与无线交换系统、车辆主动安全防护系统、无线路况信息采集系统、无线停车场与停车泊位监控管理系统等多个车辆网络与智能交通应用系统,并已与多家上市公司合作进行市场推广。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录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6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6项。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介绍:施青松

  
姓名:施青松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
Email:zjsqs@zju.edu.cn

►个人简介
施青松,1983毕业于杭州大学物理系电子技术专业。早期工作于杭州通信广播技术研究所从事电子产品和计算机控制设计。1986年转入入杭州大学,从事计算机系教学、管理、科研,曾任杭州大学计算机系系统教研室和系统结构实验室副主任。目前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和研究。参加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十年来,长期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方向、嵌入式硬件系统方向的研究,一直关注国际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前沿。从事过高低频接收电路、生化仪器、机电控制、水分测量等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主要承担数字逻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本科与研究生)、接口与通讯、检测与控制等课程的教学并承担了浙江大学计算机体系结构方向教学体系改革。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7)项,承担863子项目一项,参加863及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个,发表主要论文15篇和参加出版教材4部,拥有2项国家专利和13版权。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介绍:金小刚

  
姓名:金小刚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网络动力学;机器学习;社会网络与社会计算;计算生态学
Email:xiaogangj@cise.zju.edu.cn

►个人简介
金小刚,男,1988年毕业于扬州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199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毕业至今为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讲师、副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ACM会员,其中2001年至2002年在韩国Sejong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5月至2011年6月兼任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分院副院长,2009年11月至今为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主讲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离散数学》和《计算理论》,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其中《离散数学》被评为浙江大学精品课程,《计算理论》被评为浙江大学研究生示范课程。2006年度被评为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最佳任课教师,并获得第四届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和浙江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省浙江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和横向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PLoS ONE、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Physica A、Chaos、International J. of Modern Physics B、J. of System Science and Complexity,Environmental Modelling Software、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系统科学与数学、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等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检索15篇和EI检索10篇,拥有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著作2部。为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担任IEE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ISKE2010)组委会主席,受邀为ISCST2009、ISCST2012做邀请报告。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复杂网络、机器学习、社会计算、计算生态学等。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