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导师介绍:陈少林_武汉大学导师介绍

   ►基本情况
男,1965年生,湖北武汉人。1994年7月至今在武汉大学法学院任教。

►教育背景
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994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
博士,四川大学, 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
湖北警官学校兼职教授

►研究领域
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学,司法制度

►代表性论文
1、《宣誓的启示—信仰、道德与法制》,法学评论,2009/3;
2、《有效证明与正当程序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法学评论,2004;
3、《完善中国刑事陪审制度之构想》,法学评论,2005/4。

►代表性著作
1、《刑事诉权原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2、《刑事诉讼法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导师介绍:肖永平

  
►基本情况
男,1966年生,湖北麻城人。历任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1993年)、副教授(1995年)、教授(1997年)、博士生导师(1998年)和珞珈特聘教授(2005年)。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1998年)、德国马普所(2000年)和英国伯明翰大学(2006年)作访问学者。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珞珈特聘教授。

►教育背景
1988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8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私法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国际冲突法,国际贸易法,国际商事仲裁

►学术兼职
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法学评论》主编、《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主编、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武汉仲裁委员会委员等职。

►代表性论文
1、The Conflict of Laws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 Choice of Coordination Models, Yearbook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Volume 4 (2002);
2、Ordre Public in Chinarsquo;s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ume 53(2005);
3、《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冲突法中的应用》,《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代表性著作
1、《法理学视野下的冲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国际私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及2007年第二版。
3、《肖永平论冲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荣誉奖项
1.1995年6月 获湖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2000年6月 获教育部首届ldquo;优秀青年教师奖rdquo;
3.2001年6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2001年12月 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2003年2月 获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6.2006年9月 获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
7.2006年10月 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8.2006年12月 获第一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9.2007年12月 获第一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10.2008年11月 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11.2009年5月 获第六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2.2009年4月 入选第二批ldquo;当代中国法学名家rdquo;
13.2009年8月 获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科研成果类)
14.2009年9月 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15.2009年10月 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6.2010年3月 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导师介绍:张万洪_武汉大学导师介绍

  
►基本情况
张万洪,男,1976年6月生,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公益与发展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法学理论、宪法基本权利与人权等。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并有著作及译著多部。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院、瑞典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所、丹麦人权研究所等教研机构访问学者。曾作为专家小组成员,参与国务院《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的起草工作。

►教育背景
本科 武汉大学法学院(1993--1997)
硕士 武汉大学法学院(1997--2000)
博士 武汉大学法学院(2000--2004)

►研究领域
西方法学理论;宪法权利与人权

►学术兼职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法学院中国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武汉大学法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代表性论文
1、《法律与文学初论》,载《珞珈法学论坛》第6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From Nuremberg to Tokyo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Tokyo Trial (On the Six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Nuremberg Trials),in Cardozo Law Review, Vol.27 (2006), No.2;
3、《美国法制现代化的传统资源》,载《学海》,2006年第1期;
4、The Orphan of China: Law and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Cardozo Law Review, Vol.26 (2005), No.6。

►代表性著作
1、 Lost and Found in Transition: Legal Aid to Migrant Workers in Contemporary China, Danish Institute for Human Rights, 2010;
2、 《法律的基础》(译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电子化政府与政府信息公开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法理学》(译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荣誉奖项
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德育导师(2005年)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导师介绍:项焱_武汉大学导师介绍

  
►基本情况
女,1971年生于贵州贵阳。1996年7月至1998年7月,任武汉大学法学院助教,2004年晋升为副教授,2011年晋升为教授,并于2012年6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外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及法律诊所的教学。1998年加入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任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部部长。
2001年9月至12月,赴英国诺丁汉大学参加人权奖学金培训项目。2003年3月至4月,赴美国参加诊所教师交流培训。2005年8月-2006年7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公益法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获中美富布莱特项目资助,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东亚法律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美国东北大学、纽约律师协会等机构发表演讲。曾赴波兰、匈牙利、南非、马来西亚、印度、韩国、日本等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教育背景
1987年至1991年,武汉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本科;
1993年至1996年,武汉大学历史系世界上古中古史专业,硕士;
1998年9月至2004年,武汉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研究领域
法律史、外国宪法学、公益法

►代表性论文
1、《马来西亚公益诉讼考察报告》,载《珞珈法学论坛》(第十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2、《美国地方自治对孙中山的影响及其限度》,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4期。
3、《本土化:法律移植不可忽略的环节》,载《人民日报》理论版2010年8月20日。
4、《议会主权下的英国司法审查——以2005年<宪法改革法>为视角》,载《求是学刊》2010年第6期。
5、《留守儿童权利状况考察报告——以湖北农村地区为例》,载《法学评论》2009年第6期。
6、《中国诊所教育的现状与挑战》(原文为英文),载《法律时报》(日本)2007年第1期。
7、《试论古罗马的宪政学说》,《珞珈法学论坛》(第四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论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主权原则受到的挑战》,《20世纪以来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法律出版社,2005<宪法改革法>

►代表性著作
1、《英国议会主权研究》(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2、《公益诉讼的理念与技巧(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法律制度与法律渊源》(译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荣誉奖项
2001年获法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3年获武汉大学教学成果奖;
2003年获武汉大学集体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6年获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2007年获武汉大学优秀导师;
2008年,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优秀命题教师。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