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多以主观题,如以辨析、案例分析的形式考查,考生需要把握其中的重点,针对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偏差的具体表现及其出题形式,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提高答题能力。

  随着年龄以及社会经历的提升,初中生生理与心理各方面的发展都十分的迅速。一方面逐渐摆脱小学时期的幼稚,但又未能完全摆脱;另一方面逐渐成熟,但又未能完全成熟。因此,初中生各方面都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自我意识的发展也不例外。

  1.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容易出现的偏差

  (1)过度敏感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一些性特征的逐渐显露,使其出现了许多生理以及体态的变化,而初中生对于这些体态的变化十分敏感。例如,初中生常常会因身高、体重、青春痘等等生理变化的问题而烦恼,甚至难以接纳自我。

  对于这些青春期的烦恼,许多家长常常不以为意,却容易因此失去绝佳的引导机会,学生也就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2)过度独立

  初中生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的特点,急切地想要脱离家长而独立,有自己的生活及私密空间。这种独立的需求是随着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所出现的正常的需求,但是容易出现偏差的情况。有时,家长的耐心劝慰,初中生却会处于过度独立的心理而逆反,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例如,家长劝慰初中社,绝对不能早恋、绝对不能染发、绝对不能进游戏厅......初中生却偏偏要做。可见,初中生思维发展的过度独立若是处理不好,易于酿成不良后果。

  (3)过分自尊

  前文所提及的过度敏感主要是指学生对于自身生理、体态等外在形象的敏感,而过分自尊更多地指向心理心理方面。但其实,过分自尊的中学生常常也是过度敏感的人。这种过分自尊会使得中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外部的刺激容易变得焦虑、紧张。例如,过度自尊的中学生常常会认为他人审视的目光、微皱的眉头、掩面的偷笑等,都是因为自己而出现的(这也是初中生思维中自我中心的表现),而一旦这些表情、动作,使其感到自尊遭到了损害,便立即会发生情绪或是行为上的反应,有的伤害自己,有的甚至伤害他人。

  对于过分自责的情况,一方面家长教师应当加以合理的引导;另一方面,在于初中生沟通交往的过程中,应当设身处地的考虑初中生的想法。例如,某些教师为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公开班级学生家庭贫困的隐私来号召全校学生募捐,这种做法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进而损害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4)过分自责

  在生活中,当我们在某件事情上犯错时,就会容易产生自我责备这种心理体验。正常的自责体验能够帮助我们反省自身、改正错误、自我警示。然而,过分自责则是认知的偏差与思维方式的不科学,是一种消极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会抓住自己某个小缺点进行长时间的自我责备,使得自身在心理饱受折磨。更有甚者,会进行自我否定、无法原谅自己而自我惩罚、自我伤害,从而严重影响自身的学习效率与生活质量。

  (5)过分自我表现

  现代生活中,一个勇于自我表现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特点与优势,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亲近与赏识。然而,中学生正是思维上以自我为中心、渴望获得他人关注的时期。因此,许多初中生常常会出现过分自我表现的现象,这种过分自我表现又常常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甚至不分对象的出现,或者无论何时何地,当他们渴望获得关注的某人(有时是家长、教师,有时也可能是某个异性)在场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表现自我,

  如高声喧哗、当众滑稽等。由于这种过分的自我表现多是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学生在表现后,又常常容易懊恼。

  (6)过分自我掩饰

  中学生是一个心理发展的矛盾体,既渴望获得他人关注,又常常想要掩饰自我,这种心理状态其实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以及过分自尊密切相关。

  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尚且较弱,情绪容易外显。而随着身心的发展,中学生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心理活动也进一步具备了含蓄、内隐的特点,在某些情况下则会选择自我掩饰,不暴露自己的真实情感与真实想法。另一方面,中学生自尊心较强,在他人面前不愿意暴露自身的不足与缺陷,也会选择自我掩饰。

  例如,在一些小说中常描写,初中生对于自己喜欢的异性常常故意表现出嗤之以鼻,也是一种自我掩饰的体现。

  (7)强烈的无能体验

  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即个人对于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某一件事情的预估。从这个概念来理解,初中生强烈的无能体验,就是指当学生面临某一问题时,还没有亲自实践,便会在心中提前预估我不行、我肯定做不到,结合生活实际简单来说,就是自信心极度不足,不信任自我的一种心理状态。

  当学生产生了过度敏感、过度自尊、又或是过度自责时,自我处理不当或是家长、教师引导不当,都容易出现强烈的无能体验。对于这一状态,教师、家长应当对学生予以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2.初中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1)使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并非指学生应当一味地肯定自身,而是既不妄自菲薄、自我否定,也不眼高于顶,不可一世。有了正确的自我认识以后,学生才能够用正确的眼光审视自身。对于缺点,不是一味掩饰、逃避,而是正视、改正。如此一来,对于外界的赞美或是诋毁,都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

  (2)使学生积极地评价自我。

  (3)要使学生学会管理好自我。

  (4)使学生不断提高自我效能。

  对于学生自我效能的提高,首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些能力范围以内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增加成功体验;其次可以多予以学生言语上的激励,多表扬学生;再者,还可通过为学生提供与自身能力相近的榜样。

  最后,自我意识的发展属于心理发展的一部分,在理解过程中不要与其他知识点割裂开,而应当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加深理解,又有助于在做题过程中快速地迁移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知觉特征易混辨析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辽宁省各地市的教师招聘考试已经陆续开始。与此同时,各位小伙伴们也都进入到了备考的攻坚阶段。其中知觉特性是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且对于广大考生而言也是一处比较难以理解区分的知识点。本期内容我们就围绕着知觉特性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辨析,希望对各位备考教师招聘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选择性VS理解性

  选择性:不同人知觉到的是不同对象

  理解性:不同人知觉到的是同一对象,但是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

  例如:

  (1)看到电影海报,大人关注的是海报上的文字,小孩儿关注的是海报上的照片。——选择性

  (2)看到一幅画,小孩儿看到的是画面上人物的形象,大人看到的是人物背后的关系。——理解性

  2.整体性VS理解性

  整体性:通过关键特征得出整体认识,反映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理解性:强调自身的理解,不强调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例如:

  (1)做完形填空时,结合上下文及已有知识填空。——整体性

  (2)做阅读理解时,结合上下文及已有知识猜测词义。——理解性

  3.整体性VS选择性

  整体性:目的是利用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同一对象。

  选择性:目的在于认出不同的对象

  例如:

  (1)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我们依然能认出这个人。——整体性

  (2)士兵在战场上穿着迷彩服,以达到隐蔽自身的效果。——选择性

  4.考题演练

  1.(单项选择题)为了引起人们的兴趣,广告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喜欢在广告画面上空着一部分信息,让观者自己去完善。这种利用残缺的画面使人形成完整印象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答案】B。解析:空着的一部分信息,需要观察者自己去完善成完整的知觉对象,这是利用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因此选择整体性。

  2.(单项选择题)我们看到的是一些黑色斑点,一下子分辨不出是什么,当有人说出这是一条狗,马上这些斑点便显示成一条狗的轮廓。这体现了知觉的( )特征。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答案】C。解析:有人说是狗,这是一种言语提示,使我们调动出跟狗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再用它来认识当前图片,就能看出狗的轮廓了,这是研究知觉理解性常用的斑点图。

  最后,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预祝大家逢考必过,我们下期再见!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记忆术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学习策略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模块,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都会考查,其中认知策略的考查更为常见。在认知策略的三种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中,最常考查到的是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当中,更为重要的是记忆术。因为记忆术的知识点最为常见,所以需要同学们重点把握。

  记忆术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察,难度中等,以例子型题目考察为主。下面老师就为大家梳理一下相关知识点,帮大家更好的提炼、准确把握这部分知识。

  一、理论分析

  

  二、深入辨析

  区分谐音联想法和关键词法:

  谐音联想法只是强调谐音,如把pest记成拍死它;

  关键词法除了强调谐音还强调语义,如把pest记成拍死它害虫。

  做题技巧:看是否包含语义,如果包含语义就是关键词法,如果纯谐音即为谐音联想法。

  三、习题演练

  1.【单项选择题】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数策略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精加工策略当中的记忆术。题干中1818记成一巴掌一巴掌,5、5记成呜呜,运用了谐音联想法,谐音联想法是记忆术当中的一种,记忆术属于精加工策略。故本题答案为B项。

  2.【单项选择题】李强同学在学习《暮江吟》一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时,为了更好地记忆,他在背诵后,把每句诗的头一个字依次集中起来,即一半可露,这样无论如何也不会因某句卡壳而影响全诗的背诵。李强同学的这种方法属于记忆术中的( )。

  A.位置记忆法 B.缩略词法 C.关键词法 D.视觉想象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精加工策略当中的记忆术。缩略词法是将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或字母来帮助记忆。根据题干可知,李强同学用每句诗抽取一个关键字来记忆古诗,运用了缩略词法。据此可知本题答案为B。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20世纪三个教学改革运动

  人们把20世纪称为教育改革的世纪。其中有三次改革对教育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接下来,对这三次改革进行介绍。

  一、程序化教学运动

  程序教学运动的理论基础来自于斯金纳提出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为代表。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思想,也可以认为是把教学过程程序化,其基本原则是:

  ①要把教材分成具有逻辑联系的自定步调的小步子;

  ②要求学生做出积极的反应;

  ③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强化;

  ④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步调,使错误率降低到最小限度。

  口诀:小(小步子)鸡(积极反馈)自(自定步调)己(即时强化)滴(低错误率)

  程序化教学运动的出现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得学生在自定步调的个别化学习中勇于尝试和探索。具有使教师有时间个别指导学习的优点。

  二、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认知一发现(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这一理论对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①一个实质:布鲁纳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应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②两个教学方法:布鲁纳主张发现教学法,这对课堂的教学改革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理解各学科的结构和倡导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通过教材和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料,使学生亲自去发现、探索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或规律。

  ③三个学习过程:获得——转化——评价。

  ④发现学习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创设情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学习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现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取向,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但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应关心学生的自尊和能力,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课程、方式、方法和教学时间。教师被看作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这和促进者,老师的角色应该是助产士或者催化剂,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自我实现。

  以上就是对这三次著名的课改运动的介绍,在考试中喜欢把人名和观点进行匹配考察,大家需要正确识记的基础上精准理解。

  练一练

  ( )学习和教学观深刻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合称为20世纪三大教育运动。

  A.实用主义 B.人本主义 C.建构主义 D.马克思主义

  【答案】B。解析: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