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导师介绍:方萍

  
方萍简介
►基本信息: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湖南长沙
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410082
办公电话:0731-8821981,13907489771
电子邮件:fangping163@hnu.cn
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节能材料
建筑砂浆外加剂及功能砂浆
粉煤灰综合利用

►学习经历:
1986年,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9年,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方向,获硕士学位;
2006年,湖南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汽车新材料方向,在读博士。

►工作经历:
1989年—1991年,在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所从事建工建材检测试验工作;
1991年—现在,在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教研室从事建筑材料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其间:
2000年9月到2001年2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作访问学者;
2004年10月到2005年10月,在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建筑研究院作访问学者;

►工作业绩:
1.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砂浆增塑剂》JG/T164-2004,本标准于2004年已在全国实施;
2.完成湖南省建设厅2003年度科技项目《混凝土空心砌块专用砂浆的研制》,2006年12月通过鉴定;
3.完成湖南省建设厅2002年度科技项目《高效粉煤灰混凝土的研制及其工程应用研究》,2006年12月通过鉴定;
4.完成湖南省电力公司2000年度科技项目《大掺量粉煤灰砂浆的研制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本项目已在湖南和安徽投产,应用效果很好,正在与合作伙伴商谈推广;
5.1996年自行开发生产了GRC空心墙板,该产品1998年在长沙的市场占有率为第一;
6.1994年完成湖南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粉煤灰活性混合材料的研究》。

►在研项目:
1.建设部2006年项目《夏热冬冷地区EIFS外墙隔热保温体系的湿热问题研究》;
2.与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建筑研究院(IRC/NRC,CANADA)的合作项目《HygrothermalPerformanceofBuildingEnvelopesinMixedClimateZonesofChina》
3.湖南省科技厅2005年项目《湖南地区EIFS外墙隔热保温体系的湿热问题研究与相关产品的开发》;
4.湖南省建设厅2005年项目《湖南地区EIFS外墙外保温系统中的绝热和湿汽问题分析研究》;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导师介绍:刘霞

   基本信息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湖南.常德
职称:副教授
出生年月:1975.3
工作单位: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410082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liuxiajy@tom.com
主要研究方向:结构优化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理论
结构可靠性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

个人简历:
1993.09~1997.07,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工民建专业,攻取学士学位。
1997.09~2000.06,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攻取硕士学位。
2002.09~2007.06,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攻取博士学位。
2000.07~2008.02,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教,技术职称讲师。
2008.02~至今,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教,技术职称副教授。

►近期参与的科研项目:
1、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控与损伤机理研究,博士点基金
2、高层混合结构基本受力特性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混凝土结构原理及设计立体化教材建设,教育部基金
4、非线性结构物理参数瞬时识别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诊断与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近期发表的主要论文、著作:
论文
[1]XiaLiu,Wei-JianYi,Q.S.Li,Pu-Sheng Shen.Genetice 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2008,64:305-311.(SCI源刊)
[2]易伟建,刘霞.弹性地基梁损伤诊断研究.计算力学学报,2003,20(4):467-471.(CSCD源刊)
[3]刘霞,易伟建,沈蒲生.钢筋混凝土深梁的拓扑优化模型.工程力学,2006,23(9):93-97.(CSCD源刊)
[4]易伟建,刘霞.混凝土板的裂缝诊断.振动工程学报,2002,15(2):224-227.(CSCD源刊)
[5]易伟建,刘霞.混凝土空心板动力损伤诊断研究.计算力学学报,2001,18(4):458-462.(CSCD源刊)
[6]易伟建,刘霞.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诊断研究.工程力学,2001,18(2):64-71.(CSCD源刊)
[7]易伟建,刘霞.结构损伤诊断的遗传算法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5:114-118.(CSCD源刊)
[8]易伟建,刘霞.混凝土梁板类构件边界条件识别与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0,27(4):81-87.(CSCD源刊)
[9]易伟建,刘霞.遗传演化结构优化算法.工程力学,2004,21(3):66-71.(CSCD源刊)
[10]沈蒲生,刘霞,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钢筋布局优化设计.湖南大学学报(增刊),2005,32(6):1-5(EI检索)
[11]刘霞,易伟建.钢筋混凝土平面构件的配筋优化.计算力学学报,2009.(已收录)
著作
沈蒲生,刘霞等.混凝土结构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沈蒲生,刘霞等.建筑工程毕业设计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沈蒲生,刘霞等.建筑工程课程设计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沈蒲生,刘霞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例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

►获奖项目:
参与建设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导师介绍:杜运兴

  
►基本信息:
籍贯:河南平顶山
职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土木工程学院4楼建筑工程系教师机房
电子邮件:duyunxing@hn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
1、钢结构;
2、加筋土结构性能研究;
3、边坡稳定;
4、绿色结构及可持续施工技术;

►个人简历:
1991.9~1995.7湖南大学土木系建筑工程专业本科
1995.8~1997.8平顶山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1997.9~2000.3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硕士
2000.9~2003.5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博士
2003.5~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教
2006.2~2009.2湖南大学力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后
2009.3~2010.4美国佐治亚理工访问学者
2011.1~2012.12长沙市科技局局长助理
2012.10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交流访问

►参加、主持的项目:
主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粘结预应力加筋土工作机理及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51378199)
[2]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高性能计算的结构动力灾变多尺度综合模拟(2013GK3020)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7年度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地震情况下加筋路堤交通安全性能研究(07-207)
[4]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预应力加筋土结构动力性能试验及无网格数值模拟研究(2007RS4009)
[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8年度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08-202)、湖南省2008年度安全生产科技计划项目(HN08-18):隔震砌体结构安全性能研究;
[6]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湖南省农村民居建筑抗震防灾实用技术及相关政策研究(06SK4057)子课题湖南省农村民居选址、选材研究
[7]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无粘结预应力加筋土路堤中筋带与锚固装置关键技术研究(K1109007-11)
[8]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无粘结预应力加筋土中预应力损失机理及预应力控制技术研究(K1207015-11)
主要参与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构隔震研究(50578062),排名: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无粘结预应力加筋土的筋-土-挡墙相互作用机理研究(51108174),排名: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动力灾变的多尺度综合模拟(51261120374),排名:5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性研究(50278033),排名:6
[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中南地区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示范工程(2006BAJ03A10-06),排名:12
[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标准规范研究-08(2006BAJ01B06)。

►获奖:
[1]结构加固新技术,湖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2,排名:二
[2]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科学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排名:三
[3]高路堤沉降约束及边坡稳定新技术研究,湖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4,排名:四

►发表论文:
[1]杜运兴,欧阳卿.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抗剪承载力计算[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0(3):21-25.
[2]周芬,池云祥,杜运兴.上下翼缘同时受荷的工字形钢梁整体稳定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9(11):7-12.
[3]杜运兴,赵光超,周芬.区域住宅安全等级评价方法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9(1):21-26.
[4]杜运兴,宦慧玲,霍静思.构件强度控制的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8(1):8-12.
[5]祁泉泉,辛克贵,杜运兴,等.HHT方法在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的改进[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8(8):13-18.
[6]霍静思,胡聪伶,杜运兴,等.某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厂房倒塌事故调查与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0,19(5):146-150.
[7]尚守平,熊伟,杜运兴,等.饱和场地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8,29(1):23-27.
[8]杜运兴,龙述尧,尚守平.预应力加筋中砂路堤模型静力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2):27-30.
[9]周芬,龙述尧,杜运兴,等.基于阻尼比的双线型土动力模型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5):21-25.
[10]周芬,尚守平,杜运兴.框架结构自振频率有限元计算影响因素的研究[J].建筑结构.2008,38(6):23-26.
[11]杜运兴,刘新军,尚守平,等.预应力CFRP加筋粘土路堤模型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4(7):6-10.
[12]尚守平,李定乾,杜运兴.场地土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及动力可靠度计算[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29(1):26-29,32.
[13]周芬,杜运兴,尚守平.预应力CFRP加筋土路堤的有限元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7,32(2):5-8,18.
[14]杜运兴,尚守平,周芬.预应力CFRP加筋土路堤现场试验研究[J].公路.2006(5):127-131.
[15]尚守平,刘方成,杜运兴,等.应变累积对黏土动剪模量和阻尼比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6,27(5):683-688.
[16]尚守平,刘方成,卢华喜,等.振动台试验模型地基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26(4):199-204.
[17]周芬,尚守平,杜运兴.有限元建模对结构自振频率计算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5):10-15.
[18]尚守平,朱志辉,吴方伯,等.土-箱形基础-框架结构相互作用的顶部小幅激振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26(5):243-251.
[19]杜运兴,尚守平,周芬.基于遗传算法的边坡稳定有限元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6):29-32.
[20]杜运兴,尚守平,周芬.CFRP加筋中砂的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6):28-31.
[21]杜运兴,尚守平,周芬.预应力CFRP加筋土技术原理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5,30(1):29-32.
[22]杜运兴,尚守平,周芬.CFRP材料加筋粘土的试验研究[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4,19(1):20-23.
[23]杜运兴,尚守平,周芬.CFRP筋带方向及端部锚固对加筋土抗剪强度的影响[J].中南公路工程.2003,28(3):30-34.
[24]尚守平,杜运兴,周芬.桩箱(筏)基础与地基土共同作用的分析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1,4(34):93-97.
[25]杜运兴,赵明华,尚守平.多层地基横向受荷桩当量m值确定的新方法[J].中南公路工程.1999,24(3):28-30.
[26]DuYun-xing,ShangShou-ping,Interactionofsubsoilandpiledraftfoundation,ADVANCESINSTRUCTURALENGLINEERING——TheoryandApplications,ProceedingsoftheNin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tructuralEngineeringforYoungExperts.Sciencepress.2006(8),2134-2140
[27]杜运兴、宦惠玲,无粘结预应力加筋路堤模型试验研究,第二届全国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学术研讨会,2009,399-405
[28]杜运兴,俞杨,孙倩.基于蒙皮效应钢梁的静力性能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0(5):7-10.
[29]杜运兴,赵广超,周芬.区域住宅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3,22(3):185-191.

►主编教材:
[1]杜运兴,尚守平,李丛笑.土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
[2]尚守平,杜运兴.绿色结构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

►专利:
[1]杜运兴.一种基于砌体结构的隔震结构,2012.5,中国,ZL201010208470.9(发明专利授权)
[2]杜运兴,周芬.一种锚固装置,2013.2,中国,201220541602.4(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3]杜运兴,周芬.—种无粘接预应力加筋土施工方法及其设备,2012.9,中国,201210343964.7(发明专利申请)
[4]周芬,杜运兴.无粘接预应力加筋材料,2012.9,中国,201210344517.3(发明专利申请)
[5]周芬,杜运兴.一种预应力加筋材料的锚固装置,2012.9,中国,201210347151.5(发明专利申请)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导师介绍:易伟建

   姓名:易伟建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4年6月
籍贯:湖南黔阳
民族:汉
政治面貌:无党派
职称职务:教授,副院长
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博士
工作单位: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通讯地址: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410082
联系电话:0731-8821532(O)
0731-8822467(H)
邮箱地址:hunuyi2006@gmail.comwjyi@hnu.cn,wjyi@hnu.edu.cn

?学科专业领域:结构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基本理论研究,结构抗震设计与理论研究,
结构与桥梁健康监控与损伤诊断研究,结构测试与加固技术研究。

?主要工作经历:
1981年12月,工民建专业,本科,湖南大学土木系,获学士学位;
1984年4月,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湖南大学土木系,获硕士学位;
1989年10月,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湖南大学土木系,获博士学位;
1984年6月,湖南大学土木系任教至今。
1987年,晋升为讲师;
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4年,晋升为教授;
1996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现任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建设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工程结构损伤诊断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理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编制组成员,湖南省土建学会理事,《振动与冲击》、《自然灾害学报》编委等职。2009年全国优秀教师。ACIStructuralJournal,Journalof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ASCE,Journal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 ASCE,以及国内20多个学术刊物审稿人。

?主持科研项目:
混凝土路面板相似理论与损伤诊断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诊断与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与综合抗灾设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近场地震作用下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钢筋混凝土平板结构抗倒塌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控与损伤机理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
现代结构拟动力地震模拟协同试验方法与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第二负责人);

?获奖科研项目:
冷拔低碳钢丝非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用研究,1989年,湖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闭环数控的研究与应用1992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网状配筋砖墙结构性能研究,1993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冷轧带肋钢筋应用技术开发与推广,1996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1996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子结构技术及其在高层结构动力试验及分析中的应用,1996年,机械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受力性能和推广研究,1997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斜拉桥小曲率半径环向预应力体系试验研究及应用,200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讲课程:
本科生:《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抗震设计》
硕士生:《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结构试验》,《结构非线性分析》,《结构塑性分析》
博士生:《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结构非线性理论与方法》

?论文论著:
中文期刊论文:
[1]张望喜,易伟建,王力力,黄亮雄,文双武,.连续梁桥拓展多跨双曲拱桥的分析与控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1).
[2]刘霞,易伟建,.钢筋混凝土平面构件的配筋优化[J].计算力学学报,2010,(1).
[3]尹犟,易伟建,胡其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评估新方法[J].工程力学,2010,(3).
[4]尹犟,易伟建,.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研究[J].工业建筑,2010,(2).
[5]孟一,易伟建,.PVDF应力传感器的设计、标定及其在混凝土冲击试验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
[6]易伟建,李浩,.基于贝叶斯网的结构延性需求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9,(11).
[7]肖岩,易伟建,.结构实验学的发展[J].建筑结构学报,2009,(6).
[8]农金龙,易伟建,黄政宇,.超微掺量水溶性高分子粉末在砂浆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09,(10).
[9]易伟建,尹犟,.基于位移及滞回耗能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新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
[10]谢献忠,易伟建,陈文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动力识别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9,(7).
[11]农金龙,易伟建,黄政宇,彭勃,.聚合物乳液砂浆的粘结养护特性及其粘结性能[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7).
[12]张海燕,易伟建,.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的简化方法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4).
[13]张望喜,易伟建,肖岩,刘蒙,张胜军,.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教学楼框架与楼梯共同工作性能[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2).
[14]易伟建,吕艳梅,.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梁受剪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4).
[15]尹犟,易伟建,.考虑竖向地震效应的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J].工业建筑,2009,(5).
[16]易伟建,周云,李浩,.基于贝叶斯统计推断的框架结构损伤诊断研究[J].工程力学,2009,(5).
[17]农金龙,彭勃,黄政宇,易伟建,赵雷,.丁苯砂浆界面粘结及强度试验分析[J].建筑结构,2009,(4).
[18]张颖,易伟建,谭平,周福霖,.大震下中间层隔震体系的随机动力可靠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19]周云,易伟建,.基于遗传退火混合算法的弹性地基上框架结构参数识别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9,(1).
[20]张海燕,易伟建,.基于位移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1).
[21]易伟建,蒋蝶,.Pushover分析中抗力曲线的概率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1).
[22]易伟建,周云,覃廖辉,.大底盘双塔楼高层建筑的随机振动测试及模型修正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2).
[23]任宜春,张杰峰,易伟建,.基于改进L-P小波的时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9,(3).
[24]余东,易伟建,.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优化设计[J].中外建筑,2008,(12).
[25]易伟建,刘翔,.动力系统模型阶次的确定[J].振动与冲击,2008,(11).
[26]田明革,易伟建,.施工期混凝土时间效应数值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5).
[27]谢献忠,易伟建,王修勇,陈文新,.结构损伤诊断与系统时域辨识研究综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6).
[28]黄靓,易伟建,汪优,.最优实验设计的改进随机进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27).
[29]田明革,易伟建,李云,.施工期混凝土结构逐层叠加分析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3).
[30]田明革,易伟建,.施工期混凝土时间效应增量型数值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31]张海燕,易伟建,.强度需求谱与延性需求谱之比较[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3).
[32]易伟建,段素萍,.带裂缝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振动特征识别[J].振动与冲击,2008,(3).
[33]黄靓,易伟建,汪优,.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的改进响应面法研究[J].岩土力学,2008,(2).
[34]易伟建,雷国强,.锈蚀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承载力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35]田明革,易伟建,.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收缩性能随龄期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1).
[36]张海燕,易伟建,.等效成二自由度体系的规则梁式桥概率地震需求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8,(2).
[37]任宜春,易伟建,.结构物理参数识别的多尺度参数卡尔曼滤波方法[J].工程力学,2008,(5).
[38]尹华伟,易伟建,.模拟P波向无穷远域传播的一致边界[J].工程力学,2008,(2).
[39]易伟建,李鹏,.纤维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方柱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08,(3).
[40]易伟建,周云,曹冰,.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静动力实验研究及刚度识别[J].振动与冲击,2008,(1).
[41]李鹏,易伟建,.钢套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7,(1).
[42]谢献忠,易伟建,王修勇,禹见达,.基于虚拟响应信号的结构参数时域辨识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7,(6).
[43]张望喜,易伟建,陈友坤,谢小安,.双参数地基推力长桩的水平位移解析解[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4).
[44]张望喜,易伟建,谢小安,陈友坤,.非均匀地基上自由梁的刚体模态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7,(4).
[45]张望喜,易伟建,.刚性路面接缝传力杆挠度解析计算[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
[46]李鹏,易伟建,.多水准位移能力谱抗震设计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
[47]王力力,易伟建,何庆锋,.考虑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影响的梁的固有频率计算[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5).
[48]易伟建,何庆锋,肖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5).
[49]张望喜,舒浩华,易伟建,肖岩,陈友坤,谢小安,.某厂化学装置爆炸对设备房结构的损坏——调查与模拟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7,(4).
[50]黄靓,易伟建,汪优,.计算机试验的分步优化设计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
[51]易伟建,孙晓东,.锈蚀钢筋疲劳后静力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7,(9).
[52]易伟建,李浩,.钢筋混凝土柱的强剪弱弯可靠性区间分析[J].工程力学,2007,(9).
[53]易伟建,段素萍,.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7,(3).
[54]任宜春,易伟建,谢献忠,.地震作用下结构时变物理参数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4).
[55]易伟建,蒋蝶,.一种基于滞回耗能的改进pushover分析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2007,(3).
[56]赵新,易伟建,徐圣,.钢筋混凝土梁锈蚀损伤定位与识别[J].振动与冲击,2007,(8).
[57]周云,易伟建,.用PolyMAX方法进行弹性地基板的实验模态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7,(7).
[58]任宜春,易伟建,.结构物理参数的分频段加权辨识[J].工程力学,2007,(6).
[59]易伟建,张冰,.近场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损伤机理[J].自然灾害学报,2007,(2).
[60]李立峰,邵旭东,易伟建,张欣,.扁平钢箱梁局部稳定模型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7,(3).
[61]赵锋军,李宇峙,易伟建,.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分析简化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7,(6).
[62]周云,易伟建,.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框架结构的参数识别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6).
[63]易伟建,周云,张望喜,.弹性地基板模态试验及地基动参数识别[J].中国公路学报,2007,(2).
[64]任宜春,易伟建,.非线性系统识别的小波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7,(3).
[65]王力力,易伟建,.斜拉索的腐蚀案例与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7,(1).
[66]任宜春,易伟建,谢献忠,.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识别[J].振动与冲击,2007,(2).
[67]易伟建,孙晓东,.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3).
[68]周云,易伟建,.带减振圈斜拉索的参数识别及损伤诊断研究[J].中外公路,2007,(1).
[69]赵锋军,李宇峙,易伟建,.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抗剪问题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2).
[70]易伟建,周云,.基于高阶局部模态的弹性地基上框架结构物理参数识别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1).
[71]尹华伟,易伟建,.简化桩模型在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72]黄立葵,余进修,孔铭,易伟建,习宇,.路面结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73]易伟建,向洪,.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工作应力的测试与分析[J].工业建筑,2007,(1).
[74]易伟建,李鹏,.轴心受压砌体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6,(2).
[75]黄靓,易伟建,汪优,.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4).
[76]尹华伟,易伟建,刘艳,.有限元-界面元混合模型及其应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77]易伟建,吴高烈,徐丽,.模态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的贝叶斯方法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6,(6).
[78]金波,赵跃宇,冯锐,易伟建,.横撑对斜拉拱桥稳定性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79]易伟建,吴高烈,徐丽,.基于结构高阶局部模态的损伤诊断研究[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6,(4).
[80]杨天春,易伟建,鲁光银,黄华林,.预应力T梁束孔管道压浆质量的无损检测试验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6,(3).
[81]谢献忠,易伟建,刘锡军,禹见达,.非线性时域识别方程的不适定性与正则化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6,(5).
[82]赵锋军,易伟建,李宇峙,.桥面沥青铺装设计新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6,(10).
[83]周云,易伟建,.斜拉索截面信息未知时的刚度识别及索力计算[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84]刘霞,易伟建,沈蒲生,.钢筋混凝土深梁的拓扑优化模型[J].工程力学,2006,(9).
[85]徐丽,易伟建,吴高烈,.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参数的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4).
[86]徐丽,易伟建,.应变模态在框架结构节点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6,(2).
[87]任宜春,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振动识别研究[J].工程力学,2006,(8).
[88]徐丽,易伟建,吴高烈,.结构局部损伤诊断的应变模态方法——分析与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06,(3).
[89]易伟建,张颖,.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弯矩增大系数[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2).
[90]赵锋军,李宇峙,易伟建,邵腊庚,吴国平,.钢桥面铺装环氧防水粘结层材料与结构试验研究[J].公路,2006,(7).
[91]尹华伟,易伟建,魏红卫,.横向推力单桩的动力非线性分析[J].工程力学,2006,(7).
[92]徐丽,易伟建,吴高烈,.混凝土框架柱刚度变化识别的应变模态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6,(3).
[93]张海燕,易伟建,.结构随机延性需求谱的应用研究[J].工程力学,2006,(6).
[94]易伟建,何庆锋,肖岩,.工程结构试验数据库模型设计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95]易伟建,张海燕,.结构随机延性需求谱的理论研究[J].工程力学,2006,(5).
[96]陈周熠,易伟建,赵国藩,林立岩,黄晓晖,.以圆钢管为钢骨的劲性高强混凝土柱的弯矩-轴力相关曲线的数值分析[J].工业建筑,2006,(4).
[97]易伟建,赵新,.持续荷载作用下钢筋锈蚀对混凝土梁工作性能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06,(1).
[98]杨天春,易伟建,.瑞利波泄漏模式及其之字形频散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5,(4).
[99]谢献忠,易伟建,刘锡军,.部分输入未知条件下结构动力复合反演的分解算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5,(6).
[100]易伟建,杨随新.软土地基上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2).
[101]易伟建,赵新.工业厂房柱钢筋锈胀破坏模式及半电池法现场检测分析[J].工业建筑,2005,(12).
[102]易伟建,李浩.基于贝叶斯网的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损伤诊断专家系统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9).
[103]杨天春,易伟建,何继善,吕绍林.求取道路结构型地层瑞利波频散曲线的方法[J].物探与化探,2005,(5).
[104]谢献忠,易伟建.结构物理参数时域识别的子结构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05,(5).
[105]陈周熠,赵国藩,易伟建,林立岩.带圆钢管劲性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5).
[106]任宜春,易伟建.基于小波分析的梁裂缝识别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5,(4).
[107]陈周熠,赵国藩,林立岩,易伟建.钢骨为圆钢管的高强混凝土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J].建筑结构,2005,(9).
[108]杨天春,易伟建,何继善,吕绍林,GiovanniCascante.瑞利波泄漏模式的模拟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109]陈周熠,易伟建,赵国藩,沙镇平,林立岩.带圆钢管的劲性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承载力及可靠度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110]李红雨,易伟建.宽扁梁楼盖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J].中外建筑,2005,(3).
[111]张望喜,易伟建.纵横墙协同工作时砌体墙条形基础竖向荷载分析[J].建筑结构,2005,(7).
[112]杨天春,易伟建,吴奇.瑞利波之字形频散的正演及实践对比[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
[13]肖岩,胡庆,郭玉荣,易伟建,朱平生.结构拟动力远程协同试验网络平台的开发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5,(3).
[114]谢献忠,易伟建.混合遗传算法在结构动力反演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力学,2005,(3).
[115]杨天春,吴燕清,易伟建.瑞利波泄漏模式与之字形正演模拟[J].煤炭学报,2005,(2).
[116]易伟建,张海燕.弹塑性反应谱的比较及其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117]冼巧玲,易伟建,丁洪涛.外贴碳纤维布钢筋混凝土偏压柱强度和延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建筑,2005,(5).
[118]杨天春,易伟建,何继善.道路结构瑞利波频散曲线的快速求解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05,(1).
[119]谢献忠,易伟建.全量补偿复合反演算法的改进及其应用[J].工程力学,2005,(1).
[120]杨天春,易伟建,吕绍林.探地雷达数据文件的分割[J].物探与化探,2005,(1).
[121]易伟建,易志华.刚性路面板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12).
[122]杨天春,易伟建,何继善,吕绍林.瑞利波勘探中频散曲线的正演计算[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6).
[123]冼巧玲,易伟建,丁洪涛.粘贴碳纤维布(CFRP)钢筋混凝土偏压柱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4,(11).
[124]尹华伟,易伟建.结构地震反应Pushover位移形状向量的选取[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
[125]谢献忠,易伟建.基于周期统计平均的结构动力复合反演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4,(3).
[126]管德清,易伟建.焊接钢结构疲劳强度预测的应力场强模型研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127]易伟建,马文丽,刘光栋.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振型分解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128]易伟建,刘霞.遗传演化结构优化算法[J].工程力学,2004,(3).
[129]谢献忠,易伟建.建模误差对结构损伤识别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的影响[J].振动与冲击,2004,(2).
[130]赵跃宇,蒋丽忠,王连华,刘光栋,易伟建.索-梁组合结构的动力学建模理论及其内共振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4,(3).
[131]钟华,易伟建,袁贤讯.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的地震层剪力[J].建筑结构,2004,(1).
[132]李常青,易伟建,刘应龙.忽略填充墙刚度对框架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的影响[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6).
[133]易伟建,易志华,孙晓立.非线性文克尔地基上的刚性板计算[J].中南公路工程,2003,(1).
[134]颜东煌,李学文,刘光栋,易伟建.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分步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3,(1).
[135]易伟建,徐丽.钢筋混凝土板损伤诊断的动测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3,(2).
[136]唐昌辉,易伟建,沈蒲生,刘健行,李跃.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3,(1).
[137]易伟建,刘霞.弹性地基梁损伤诊断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3,(4).
[138]丁洪涛,易伟建,冼巧玲.碳纤维布(CFRP)加固压弯构件全过程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S1).
[139]唐昌辉,易伟建,沈蒲生.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可靠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140]方志,张志田,易伟建.钢筋混凝土箱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几种C_0型单元的探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141]张望喜,易伟建.双参数地基上厚薄板通用元与地基参数识别的挠度反分析[J].工程力学,2003,(6).
[142]田明革,易伟建.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检测方法[J].中外建筑,2002,(1).
[143]程纬,刘光栋,易伟建.平稳地震动过程功率谱拟合及收敛性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2,(2).
[144]易伟建,谭勇翔.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失效概率及对施工质量缺陷的敏感性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02,(5).
[145]易伟建,徐丽,郭国会.连续梁桥弹性支承识别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2,(4).
[146]张望喜,易伟建,陈建阳,刘丽.斜拉桥索塔大吨位环向预应力束伸长量试验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2,(3).
[147]易伟建,刘霞.混凝土板的裂缝诊断[J].振动工程学报,2002,(2).
[148]程纬,刘光栋,易伟建.大跨度桥梁直接考虑拟静力位移影响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2,(3).
[149]张望喜,易伟建.砌体结构墙体抗侧中的剪切滞后问题[J].建筑结构,2002,(2).
[150]仇一颗,易伟建,袁贤讯.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计算长度设计方法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151]潘芹,易伟建.卡尔曼滤波在结构物理参数识别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S1).
[152]李佳,易伟建.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模型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S1).
[153]张望喜,易伟建,陈建阳,刘丽.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大吨位小半径环向预应力束伸长量分析与研究[J].华东公路,2002,(2).
[154]郭国会,易伟建.基于频率进行简支梁损伤评估的数值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2).
[155]张望喜,易伟建,陈建阳,刘丽.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索塔锚固区带锚块足尺节段模型试验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1,(4).
[156]郭国会,易伟建.基于模态参数进行连续梁损伤诊断的数值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1,(1).
[157]易伟建,刘霞.结构损伤诊断的遗传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5).
[158]易伟建,刘霞.混凝土空心板动力损伤诊断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1,(4).
[159]黄慧明,易伟建.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S1).
[160]唐昌辉,易伟建,沈蒲生.无粘结筋对构件抗弯刚度的贡献分析与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
[161]易伟建,刘霞.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诊断研究[J].工程力学,2001,(2).
[162]袁贤讯,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框架强柱弱梁及轴压比限值的概率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3).
[163]颜东煌,李学文,刘光栋,易伟建.用应力平衡法确定斜拉桥主梁的合理成桥状态[J].中国公路学报,2000,(3).
[164]徐丽,易伟建.框架结构模型修正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S1).
[165]罗小勇,易伟建,余志武.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
[166]易伟建,刘霞.混凝土梁板类构件边界条件识别与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167]郭国会,易伟建,尹娟.南村黄河大桥空心薄壁高墩抗震分析[J].华东公路,2000,(3).
[168]康光宗,易伟建.铺板楼盖开裂的原因及预防办法[J].工业建筑,2000,(5).
[169]郭国会,易伟建,尹娟.南村黄河大桥空心薄壁高墩抗震分析[J].公路,2000,(7).
[170]程纬,刘光栋,易伟建.平稳地震动过程具分段均布随机频率的谱拟合模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4).
[171]罗小勇,余志武,易伟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极限承载力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0,(4).
[172]康光宗,易伟建.装配式楼盖接缝处开裂的原因及其对策[J].住宅科技,1999,(5).
[173]郭国会,易伟建.基于神经网络的框架结构破损评估[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9,(3).
[174]颜东煌,文钰,刘光栋,易伟建.斜拉桥的施工最优控制[J].国外公路,1999,(3).
[175]刘玉明,易伟建.一种识别结构系统边界条件的新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S1).
[176]姜海波,车惠民,易伟建.模糊推理方法简化铁路混凝土梁可靠性评估[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5).
[177]程纬,刘光栋,易伟建.地震动相位谱与相位差谱分布特征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
[178]郭国会,傅余萍,易伟建.基于Kohonen网络的钢筋砼简支梁振型识别实验研究[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1998,(4).
[179]康光宗,易伟建,刘健行.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宽度计算与控制研究[J].特种结构,1998,(2).
[180]曾亚,易伟建,沈蒲生.混凝土路面板模型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5).
[181]易伟建,郭国会.神经网络在梁的边界条件识别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
[182]赵明华,易伟建.圆形和环形截面挡土桩的配筋计算[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
[183]郭国会,易伟建.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边界条件识别和损伤诊断[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
[184]程纬,易伟建,刘光栋.斜拉桥柔性索线型分析及快速迭代计算方法[J].公路,1998,(6).
[185]康光宗,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板剪弯区段的裂缝宽度计算与控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4).
[186]宋章树,沈蒲生,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柱破损检验与评估的理论及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1995,(4).
[187]王长新,易伟建.带刚臂梁—柱特征值分析及损伤识别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1995,(4).
[188]周先雁,沈蒲生,易伟建.混凝土平面杆系结构破损评估理论及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1995,(4).
[189]易伟建,王长新,沈蒲生.混凝土工程结构振动测试实例及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1995,(4).
[190]沈蒲生,易伟建,王长新.混凝土结构破损评估的动力学方法及应用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1995,(1).
[191]王长新,沈蒲生,易伟建.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1994,(6).
[192]易伟建,.冷拔低碳钢丝混凝土双向板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1988,(3).
2010补充论文:
易伟建,刘翔.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结构固有频率不确定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0(7)
张凡榛,易伟建.无梁楼板的抗倒塌性能试验研究及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2010(4)
张海明,易伟建.带脉冲效应近场纪录的概率地震反应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5)
易伟建,马会杰.近场地震下已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0(6)
著作:
1.建筑结构试验[教材]/易伟建,张望喜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59页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