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信度与效度的区分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对很多同学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今天就信效度的内涵及关系做一个归纳总结,也希望对大家的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1.效度:指的是一个测验能否真实准确地反应所要测量事物的程度,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某测验测量准确与否的问题,因此也是衡量一个测验优劣的最重要的指标。效度的内涵及其地位考试中也常以内涵型或地位型单选题、判断题形式考察,需要大家能够理解识记。

  2.信度:同一测验多次测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与可靠性程度,这一概念内涵尤其是其中的可靠性,考试中常被归为效度以判断形式考察,需要重点掌握。同时,考试中经常考察测验长度(即测验题量的多少)对测验信度的影响,因此二者关系也需要大家掌握。一般来说,增加同类题目的测验长度,增加题目的代表性,是提高信度的一个有效办法,当然也要避免过犹不及的现象,测验题目过长反而会干扰测验信度。

  效度vs信度

  关于效度和信度的关系,也是常考的一个难点:信度高的,效度不一定高;效度高,信度一定高。下面将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帮助考生理解。

  小明用一个坏了的体重计测体重,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都是20公斤,而小明的实际体重应该是60公斤。测量得到的结果一致性很高,说明这个测验的信度高。但这个体重计却并没有准确地测出小明的真实体重,说明这个测验的效度低。总结一下就是,当一个测验信度高的时候,效度不一定高。

  如果小明用一个正常的体重计,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都是60公斤,也就是小明真实的体重。这次测验准确测出了小明的体重,且结果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效度高、信度也高。在一定时间内,真实结果一般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因而只要能测出真实结果,多次施测结果就会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即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理解了信度和效度的内涵,大家就可以去推断二者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高效度一定高信度——测量准确即可八正测量结果的稳定和可靠

  2.高信度不一定高效度——测量结果稳定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如拿高三数学卷子测试小学三年级孩子的数学水平,测试多次结果均为0.信度高,但并不能说小学三年级孩子没有数学能力。

  3.低效度不一定低信度——道理与高信度不一定高效度一致。

  4.低信度一定低效度——测量结果波动很大,稳定性不好,那么结果的准确性就不会很高。

  以上是关于信效度的关系的描述,大家可以通过试题来测试对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12个著名心理学实验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心理学实验是常考的一个考点,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来看看常见的心理学实验都有哪些,教大家快速把握住考点。

  1.三山实验-皮亚杰-自我中心

  实验内容: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实验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小一点的孩子说不出来,而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

  实验结论: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2.条件反射实验-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口诀:巴甫洛夫的狗)

  实验内容: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

  实验结论: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3.迷笼实验-桑代克-试误说(口诀:桑代克的猫)

  实验内容: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

  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

  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该曲线表明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

  试验结论: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4.白鼠实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口诀:斯金纳的小白鼠)

  实验内容: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

  实验结论: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并由此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5.双生子爬梯试验-格赛尔-成熟机制决定人的发展

  实验内容: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7周,C只练了2周。

  实验结论:支持了个体身心发展动因中的内发论的观点,并且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6.视崖实验-沃克和吉布森-深度知觉

  实验内容:视崖为一张高为4英尺(1英尺=1048米)的桌子,表面是一整块厚玻璃,半边的玻璃是不透明的,紧贴玻璃下方就有一块红白格子的布,此为浅滩,而另半边的玻璃是透明的,不在相距4英尺远的地面上同样放着红白格子的布,此为视崖。

  如果被试具有深度知觉,那么他们会感觉到两边红白格子布的深度是不同的。由于着厚玻璃的阻隔,这一仪器可以防止被试从悬崖上掉下去。

  在实验中,将婴儿放在视崖的中间,并要求他们的母亲站在视崖深的端和浅的一端召唤他们,观察他们是否会跟着母亲的召唤,向视崖浅滩爬去。

  实验结论: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视觉的能力。并且婴儿的深度视觉能力随着年龄递增不断发展。

  7.顿悟学习实验-苛勒-完形顿悟说(口诀:苛勒的大猩猩吃香蕉又名叠箱实验)

  实验内容:将黑猩猩放在铁槛内,黑猩猩的旁边放置一短棍,在槛外放一长棍和香蕉。黑猩猩开始试图抓取香蕉,结果失败。

  随后,用短棍去拨,又失败。急得摔棍撞槛。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几次观察,忽然拾起短捧,用短棒再连结长棒,取得了香蕉。可见,黑猩猩是在观望的时候,把握了两根棍棒与香蕉之间的内在关系。

  实验结论:苛勒通过对黑猩猩进行的许多实验,提出了顿悟理论。他认为问题的解决不是由于尝试错误,而是由于顿悟。

  8.小鸡啄米实验-苛勒-关系转化说

  实验内容: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

  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是30%;而幼儿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始终对黑色纸的刺激作出反应。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

  试验结论: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

  9.水中打靶实验-贾德-经验概括说

  实验内容:把十一二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成A,B两组练习水中打靶。对A组被试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后进行练习,B组则只进行练习、尝试,而不教原理。

  当他们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以后,增加水中目标增加水中续打靶时,学过原理的一组的练习成绩明显优于未学过原理的一组。

  实验结论:迁移的关键在于对原有经验概括性的学习。

  10.罗森塔尔实验-罗森塔尔-期望效应

  实验内容: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实验结论:发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

  11.波波玩偶实验-班杜拉-观察学习(口诀:班杜拉的娃娃笑哈哈)

  实验内容:班杜拉的实验是将儿童置于两组不同的成人模特当中,一组是具有攻击性的模特,另一组是非攻击性的模特。

  在观察了成人的行为之后,让他们进入一个没有模特的房间,观察他们是否会模仿先前所见到的模特的行为。每个儿童在实验过程中都保证不会受到其他儿童的影响。

  孩子们被带进一个游戏室,在那里模特展示出不同的行为。实验员把一个成人模特带进房间,让他(她)坐在凳子上,然后参与孩子们的活动。

  10分钟过后,让他们开始玩一套套零件玩具。在非攻击性一组中,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摆弄玩具,完全忽视了波波玩偶。在攻击性一组,成人模特则猛烈地攻击波波玩偶。

  实验结论:儿童侵犯行为的获得并不一定要以其亲身获得奖励或惩罚为前提,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从事此类行为之后受到奖励或惩罚而学会这类行为。

  12.两难故事测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实验内容: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测验采用9个道德价值上互有冲突的两难故事,让被试者在两难推论中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并说明理由,科尔伯格对被试的陈述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分出30个不同的道德观念维度,如是非观念、权利义务观念、责任观念、赏罚观念、道德动机与行为后果等等。

  实验结论:提出了他的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的理论。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这么多内容,难道都要背诵?当然没必要,重点记住人物—实验—结论即可。当然了解实验内容才能加深人物结论的记忆。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多以主观题,如以辨析、案例分析的形式考查,考生需要把握其中的重点,针对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偏差的具体表现及其出题形式,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提高答题能力。

  随着年龄以及社会经历的提升,初中生生理与心理各方面的发展都十分的迅速。一方面逐渐摆脱小学时期的幼稚,但又未能完全摆脱;另一方面逐渐成熟,但又未能完全成熟。因此,初中生各方面都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自我意识的发展也不例外。

  1.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容易出现的偏差

  (1)过度敏感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一些性特征的逐渐显露,使其出现了许多生理以及体态的变化,而初中生对于这些体态的变化十分敏感。例如,初中生常常会因身高、体重、青春痘等等生理变化的问题而烦恼,甚至难以接纳自我。

  对于这些青春期的烦恼,许多家长常常不以为意,却容易因此失去绝佳的引导机会,学生也就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2)过度独立

  初中生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的特点,急切地想要脱离家长而独立,有自己的生活及私密空间。这种独立的需求是随着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所出现的正常的需求,但是容易出现偏差的情况。有时,家长的耐心劝慰,初中生却会处于过度独立的心理而逆反,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例如,家长劝慰初中社,绝对不能早恋、绝对不能染发、绝对不能进游戏厅......初中生却偏偏要做。可见,初中生思维发展的过度独立若是处理不好,易于酿成不良后果。

  (3)过分自尊

  前文所提及的过度敏感主要是指学生对于自身生理、体态等外在形象的敏感,而过分自尊更多地指向心理心理方面。但其实,过分自尊的中学生常常也是过度敏感的人。这种过分自尊会使得中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外部的刺激容易变得焦虑、紧张。例如,过度自尊的中学生常常会认为他人审视的目光、微皱的眉头、掩面的偷笑等,都是因为自己而出现的(这也是初中生思维中自我中心的表现),而一旦这些表情、动作,使其感到自尊遭到了损害,便立即会发生情绪或是行为上的反应,有的伤害自己,有的甚至伤害他人。

  对于过分自责的情况,一方面家长教师应当加以合理的引导;另一方面,在于初中生沟通交往的过程中,应当设身处地的考虑初中生的想法。例如,某些教师为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公开班级学生家庭贫困的隐私来号召全校学生募捐,这种做法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进而损害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4)过分自责

  在生活中,当我们在某件事情上犯错时,就会容易产生自我责备这种心理体验。正常的自责体验能够帮助我们反省自身、改正错误、自我警示。然而,过分自责则是认知的偏差与思维方式的不科学,是一种消极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会抓住自己某个小缺点进行长时间的自我责备,使得自身在心理饱受折磨。更有甚者,会进行自我否定、无法原谅自己而自我惩罚、自我伤害,从而严重影响自身的学习效率与生活质量。

  (5)过分自我表现

  现代生活中,一个勇于自我表现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特点与优势,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亲近与赏识。然而,中学生正是思维上以自我为中心、渴望获得他人关注的时期。因此,许多初中生常常会出现过分自我表现的现象,这种过分自我表现又常常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甚至不分对象的出现,或者无论何时何地,当他们渴望获得关注的某人(有时是家长、教师,有时也可能是某个异性)在场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表现自我,

  如高声喧哗、当众滑稽等。由于这种过分的自我表现多是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学生在表现后,又常常容易懊恼。

  (6)过分自我掩饰

  中学生是一个心理发展的矛盾体,既渴望获得他人关注,又常常想要掩饰自我,这种心理状态其实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以及过分自尊密切相关。

  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尚且较弱,情绪容易外显。而随着身心的发展,中学生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心理活动也进一步具备了含蓄、内隐的特点,在某些情况下则会选择自我掩饰,不暴露自己的真实情感与真实想法。另一方面,中学生自尊心较强,在他人面前不愿意暴露自身的不足与缺陷,也会选择自我掩饰。

  例如,在一些小说中常描写,初中生对于自己喜欢的异性常常故意表现出嗤之以鼻,也是一种自我掩饰的体现。

  (7)强烈的无能体验

  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即个人对于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某一件事情的预估。从这个概念来理解,初中生强烈的无能体验,就是指当学生面临某一问题时,还没有亲自实践,便会在心中提前预估我不行、我肯定做不到,结合生活实际简单来说,就是自信心极度不足,不信任自我的一种心理状态。

  当学生产生了过度敏感、过度自尊、又或是过度自责时,自我处理不当或是家长、教师引导不当,都容易出现强烈的无能体验。对于这一状态,教师、家长应当对学生予以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2.初中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1)使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并非指学生应当一味地肯定自身,而是既不妄自菲薄、自我否定,也不眼高于顶,不可一世。有了正确的自我认识以后,学生才能够用正确的眼光审视自身。对于缺点,不是一味掩饰、逃避,而是正视、改正。如此一来,对于外界的赞美或是诋毁,都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

  (2)使学生积极地评价自我。

  (3)要使学生学会管理好自我。

  (4)使学生不断提高自我效能。

  对于学生自我效能的提高,首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些能力范围以内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增加成功体验;其次可以多予以学生言语上的激励,多表扬学生;再者,还可通过为学生提供与自身能力相近的榜样。

  最后,自我意识的发展属于心理发展的一部分,在理解过程中不要与其他知识点割裂开,而应当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加深理解,又有助于在做题过程中快速地迁移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知觉特征易混辨析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辽宁省各地市的教师招聘考试已经陆续开始。与此同时,各位小伙伴们也都进入到了备考的攻坚阶段。其中知觉特性是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且对于广大考生而言也是一处比较难以理解区分的知识点。本期内容我们就围绕着知觉特性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辨析,希望对各位备考教师招聘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选择性VS理解性

  选择性:不同人知觉到的是不同对象

  理解性:不同人知觉到的是同一对象,但是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

  例如:

  (1)看到电影海报,大人关注的是海报上的文字,小孩儿关注的是海报上的照片。——选择性

  (2)看到一幅画,小孩儿看到的是画面上人物的形象,大人看到的是人物背后的关系。——理解性

  2.整体性VS理解性

  整体性:通过关键特征得出整体认识,反映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理解性:强调自身的理解,不强调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例如:

  (1)做完形填空时,结合上下文及已有知识填空。——整体性

  (2)做阅读理解时,结合上下文及已有知识猜测词义。——理解性

  3.整体性VS选择性

  整体性:目的是利用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同一对象。

  选择性:目的在于认出不同的对象

  例如:

  (1)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我们依然能认出这个人。——整体性

  (2)士兵在战场上穿着迷彩服,以达到隐蔽自身的效果。——选择性

  4.考题演练

  1.(单项选择题)为了引起人们的兴趣,广告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喜欢在广告画面上空着一部分信息,让观者自己去完善。这种利用残缺的画面使人形成完整印象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答案】B。解析:空着的一部分信息,需要观察者自己去完善成完整的知觉对象,这是利用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因此选择整体性。

  2.(单项选择题)我们看到的是一些黑色斑点,一下子分辨不出是什么,当有人说出这是一条狗,马上这些斑点便显示成一条狗的轮廓。这体现了知觉的( )特征。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答案】C。解析:有人说是狗,这是一种言语提示,使我们调动出跟狗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再用它来认识当前图片,就能看出狗的轮廓了,这是研究知觉理解性常用的斑点图。

  最后,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预祝大家逢考必过,我们下期再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