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考点:教学

  在教师招聘的考试中,教学这一章节中的知识点考查的频率较高。且主要以知识点内容匹配或事例的单选题和判断题来进行考查。除此以外,教学的四条基本规律也多喜欢考查客观题、简答题与案例分析题。因此,需要大家对这一内容不仅仅停留在内容的识记上,还需进一步深入加工理解,以便在做材料分析题时能做到熟练运用答题有理有据。

  一、教学的任务

  1.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

  形式教育形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

  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实质教育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其主要代表。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实质教育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记忆术】

  

  名称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任务

  

  理论基础

  

  形式教育

  

  17世纪

  

  双洛(洛克、裴斯泰洛齐)

  

  重能轻知

  

  官能心理学

  

  实质教育

  

  18、19世纪

  

  巴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重知轻能

  

  联想主义心理学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间接性规律)

  直接经验就是学生在探索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体悟、感知和概括出来的经验。

  间接经验是人类在文明史的演进历程中所积累起来的人类一切经验,主要表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文化成果,是个体通过交往等活动获得的前人、别人的经验。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通俗易懂】即学习别人的成果,如前人得出的研究规律、事实内容等。而这类内容都通常以书本材料的方式为中介进行传递。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通俗易懂】学习任何的理论知识内容需要个体自身有与之相关的个人经验或直接感受体会,个体对该理论知识则会更加容易理解吸收。接枝如接枝这一名言俗语则体现了这一点。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通俗易懂】强调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二者是相互促进提高的过程。判断题中常有知识掌握的越多,能力也就越高的说法,是典型的违背了这一规律的表述。

  (三)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教学过程中知、情、意

  的统一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通俗易懂】强调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方面的影响和教导,即教书育人,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品行道德的培育。二者之间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四)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通俗易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不同角色与在教育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启示我们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老师自身的影响,还应该重视起学生自身的主体能动性。

  【试题再现】

  1.形式教育说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

  A.学习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进行道德教育 D.学习知识和进行德育

  1.【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形式教育论的主要任务。形式教育形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B项正确。A项:实质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C、D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之争的本质是( )的争论。

  A.能力与知识 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C.分科与综合 D.课程与思想

  【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教学任务的理论。关于教学任务的理论历史上存在两大流派,即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形式教育形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实质教育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其主要代表。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实质教育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因此,两大流派的核心区别在于教学任务的能力与知识之争。故正确答案为A。

  3.接知如接枝是陶行知先生一个精辟的比喻。这句话体现了( )。

  A.直观性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学生应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D.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应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参考答案】AD。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及直观性教学原则。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其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内容包括: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③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辅相成。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题干中,接知如接枝的意思是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这句话强调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应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直接经验掌握间接经验。只有在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融会贯通,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A、D两项正确。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点:教育学中的个别记忆技巧

  教师学中存在一些很常规但又很难记忆的知识,尤其在考查识记类考查时,很容易产生明明认识却又不确定的感觉,以下对一些知识的记忆技巧进行说明。

  一、技巧总结

  1.现代教育的特点

  与古代社会相比,现代教育呈现出一些全新的特征: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记忆口诀:公科生未国革命现身

  2.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其中的主要教育思想有:尊师重道、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可接受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臧息相辅原则、预防性原则、复习策略、讨论法、及时施教、循序渐进原则。

  记忆口诀:一尊两长可启发,三藏四摩复讨论,预时孙摩。

  3.内容属性:学科课程、经验课程;组织方式:综合课程、分科课程;实施要求: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课程开发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课程呈现方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记忆口诀:属性学科综合,组织分分合合;要求必修选修,三级国地校本;任务基拓研究,呈现显隐结合

  4.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

  记忆口诀:蜜蜂关心环境

  5.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性。

  记忆口诀:整开自荐生

  6.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八个方面: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记忆口诀:建档协调两组织,了解学生加个别,最后评定写总结。

  二、试题巩固

  1.【多项选择题】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是( )。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终身性和未来性 D.国际性

  1.【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特征: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国际性、终身性和未来性。公益性和免费性是义务教育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ACD。

  2.【多项选择题】《学记》的主要思想有( )。

  A.学不躐等 B.教学相长 C.有教无类 D.学以致用

  2.【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学记》的思想。《学记》里: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体现教学相长;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体现循序渐进。因此本题选择AB。

  3.【多项选择题】后现代课程的标准包括( )。

  A.丰富性 B.循环性 C.逻辑性 D.严密性

  3.【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后现代课程思想。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故本题选择ABD。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点:个别学生的教育应该如何推进?

  作为班主任,除了要做好常规的班主任工作之外,还需要针对班级个别学生的情况,及时进行个别教育。个别教育工作只是针对后进生的吗?其实不是,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进行个别教育,一般来讲,包括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关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应该如何教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知识解析

  很多同学疑惑,优等生已经很优秀了,可以进行自我教育,还需要老师进行教育吗?也有同学认为:后进生已经没救了,而且会影响整个班级的荣誉,干脆就辍学吧。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学生是发展的人,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才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要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必须要了解每一种学生的特点,才能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类型

  

  特点

  

  教育措施

  

  优等生

  

  又叫优秀生或先进生,是指那些品学兼优,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较全面发展的学生。

  

  ①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②不断激励,提高抗挫折能力。

  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④发挥优势,带动全班

  

  中等生

  

  又叫一般学生或中间生,是指那些在班级中各方面都表现平平的学生。

  中等生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信心不足;

  二是表现欲不强。

  

  ①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因为对中等生的教育不仅关系到中等生自己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班级的进步。

  ②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③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后进生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

  典型特征:求知欲不强,学习能力较低,意志力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卑,多疑心理和逆反心理严重;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①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③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④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⑤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二、练习题

  1.【单项选择题】下列表述中符合先进生的心理特征的是( )。

  A.自尊心强 B.不接受教师的当众批评

  C.意志力薄弱 D.学习动机不强

  1.【答案】A。解析:先进生一般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故答案选择A。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点:教育学人物知多少

  在教育学学科诞生的过程中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时期、独立时期、多样化时期和深化时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育家做出突出的贡献,比如说萌芽时期的孔子、亚里士多德,独立阶段的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多样化时期的杜威等等。而教师招聘考试中每年都会考众多的教育大家,每个人物观点不同,记忆繁琐又容易遗忘,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独立阶段的重要考查人物: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是德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传统教育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他将教育心理学化真正从构想落实到理论层面,并努力将教育学建立在其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之上,力求建立一个科学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影响深远。本部分主要考查人物与思想的对应,以单选题备考为主。

  1.理论基础:伦理学(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或报偿)用来指明教育的目的、心理学(研究心理观念的变化,提出了意识阈和统觉)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和障碍。

  2.教育目的:双重教育目的论:必要的目的即培养道德;可能的目的即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从而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和就业做准备。

  3.德育途径:管理、教学和训育

  (1)管理发生在教学之前,主要是为了形成儿童一种遵守秩序的精神,从而为顺利进行教学和训育创造必要的条件。方法有作业、惩罚性威胁、监督、权威与爱、命令、禁止和惩罚。

  (2)教育性教学原则,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意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是实施教育的基本手段。

  (3)训育:或称训练,目的是培养性格的道德力量。

  4.教学阶段论

  教学阶段 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统觉过程 感知-联合-形成-强化

  兴趣特点 注意-期望-要求-行动

  教学方法 叙述-分析-综合-应用

  5.三中心

  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充分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师在课堂中传递系统的科学知识。

  【试题】作为教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创建了教育目的-手段理论框架,并以心理学说明教育的( )。

  A.目的、手段和途径

  B.目的、手段和障碍

  C.途径、障碍和目的

  D.途径、手段和障碍

  【答案】D。教育解析:赫尔巴特研究教育学时提出了两个理论基础:伦理学(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或报偿)用来指明教育的目的、心理学(研究心理观念的变化,提出了意识阈和统觉)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和障碍。所以该题最佳选项选择途径、手段和障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