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巧解直角三角形,稳定结构稳定拿分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巧解直角三角形,稳定结构稳定拿分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巧解直角三角形,稳定结构稳定拿分

  事业单位考试中几何问题考查的频率越来越高,其中解直角三角形则是重中之重。直角三角形作为大家从小就开始接触的知识点,想必对于它是十分亲切熟悉的,因而也成为我们数量关系做题当中的优先选择。那么我们要怎么依据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题呢?事业单位带大家一块儿来看一下吧!

  想要能够求解出直角三角形的相关题目,两个相关的知识点是大家需要掌握的。

  一、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指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常见的勾股数有3、4、5;6、8、10;5、12、13;

  

  二、把握含30°和45°角的两个特殊直角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中,30°角对应的直角边的长度是斜边的一半,各边之比为;含45°的直角三角形中,各边之比为;如下图所示:

  

  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以后再碰到几何问题,我们就可以借助题目条件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以及含30°和45°角的直角三角形的各边比例关系来解题,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两个例题来看看如何求解吧!

  例题展示

  例1

  

  甲地在乙地的正东方,在丙地的正南方。甲、乙之间距离为2.1千米。小张从甲地骑车直线前往丙地,回程时以相同速度直线前行乙地再直线返回甲地,回程时的路程比去程长问:甲丙之间的距离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不到5千米 B.5-6千米 C.6-7千米 D.超过7千米

  【事业单位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画出甲、乙、丙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因为甲在乙的正东,在丙的正南,正东和正南构成直角,因而甲、乙、丙三地的连线构成了直角三角形,甲乙之间距离为2.1千米,小张先从甲地到乙地,回程时是由丙→乙→甲,根据回程时的路程比去程长我们可以得到,设甲丙之间的距离为3x,那么丙乙+甲乙=4x,丙乙=4x-2.1,根据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可得超过7千米。故本题选D。

  例2

  一艘巡逻艇航行至海面某处时,得知正北方向20海里处有一渔船发生故障,就立即指挥港口的救援艇前往该处营救。已知发生事故处位于港口北偏东45°的方向上,港口位于巡逻艇北偏西30°的方向上。港口到出事地点的距离为:

  

  【事业单位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巡逻艇、故障发生处、港口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B点为巡逻艇所在位置,C点为事发地点,A点为港口

  

  

  根据题意可知,BC=20海里,∠B=30°可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题,过点A作AD垂直于BC,交BC于点D,则∠CAD=90°-45°=45°,设CD=x海里,则AD=CD=x海里,在直角三角形ADB中,由∠B=30°可知,BD+CD=BC,故选B。

  通过以上两个题目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把握住勾股定理和两个特殊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例关系这“一定理两特殊”,许多几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迎刃而解,大家也可以通过练习更多题目从而能够对于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哦。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轻松搞定工程问题之多者合作

  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作为一种常规题型,往往占有不小的份量,而工程问题则是其中的一种高频考点。工程问题常常考查普通工程和多者合作。

  对于工程问题的多者合作问题,我们通常采用特值法进行求解,题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一、已知工作时间,设工作总量为特值

  已知完成工作的多个工作时间,可以设工作总量为1或时间的最小公倍数,进而算出各自的效率,结合题目要求解题即可。

  【例1】有一项工作,甲单干需要10小时完成,乙单干需要15小时完成。那么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作共用了( )小时。

  A.5 B.6 C.7 D.8

  【答案】B。解析:本题已知完成同一项工作的两个不同时间,分别为10小时、15小时,即可将该工程的工作总量设为两者的最小公倍数30。由此可得甲的工作效率为3,乙的工作效率为2,根据工作总量=效率×时间,则二者合作完成工程的时间等于30÷(3+2)=6。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二、已知效率之间的比例关系,设效率为最简比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轻松搞定工程问题之多者合作

  如果在题干中,直接或间接已知不同个体(团体)效率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设效率为最简比,进而算出工作总量,再结合题目要求解题。

  【例2】A工程队的效率是B工程队的2倍,某工程交给两队共同完成需要6天。如果两队的工作效率均提高一倍,且B队中途休息了1天,问要保证工程按原来的时间完成,A队中途最多可以休息几天?

  A.4 B.3 C.2 D.1

  【答案】A。解析:题干已知A、B两队的效率之比为2:1,直接设A的效率为2,B的效率为1,工作总量即为(2+1)×6=18。两队效率提高一倍后,A,B效率分别变成4和2,仍然按原来时间(6天)完成了工作,B队中途休息了1天,即工作了5天,因此在此项工作中,A完成的工作量等于18-2×5=8,A工作所用的时间为8/4=2天,即休息了4天。因此本题选择A项。

  三、已知参与工作的具体人或机器数量时,一般设单个效率为1

  如果在题干中已知参加工作的具体人数或机器数,一般可以设单个效率为1,单位时间的总效率即等于具体个数,进而可以算出工作总量,再结合题目要求解题。

  【例3】工程队接到一项工程,投入80台挖掘机。如连续施工30天,每天工作10小时,正好按期完成。但施工过程中遭遇大暴雨,有10天时间无法施工,工期还剩8天时,工程队增派70台挖掘机并加班施工。工程队若想按期完成,平均每天需要多工作多少个小时?

  A.1.5 B.2 C.2.5 D.3

  【答案】B。解析:题干已知挖掘机的数量为80,即可设每台每小时的效率为1,则80台每小时的效率为80,工作总量即为80×30×10=24000。实际施工时,10天无法施工,还剩8天工期,则已完成30-10-8=12天的工作量,即为80×12×10=9600,剩余工作量为24000-9600=14400。需要按期完工,则剩下的工作需要在8天内完成,且增派70台挖掘机,则每小时的工作效率变为80+70=150,则每天工作的时长等于14400/(150×8)=12,则相比原来的每天10小时需要增加2小时。因此,本题选择B项。

  综上所述,工程问题中的多者合作大多都有固定的解法,并且相对比较简单,希望大家都能多加练习,把工程问题变成自己的拿分题。在此也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的重点

  能够抓住考试重点很重要,然而在备考过程中,很多考生会模糊重点,导致很难拿到高分,之所以做不对,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做题后没有及时总结。以资料分析为例,主要考察的是对于图像图表文段的信息捕捉能力和分析能力。资料分析中总会出现大量的数字,导致很多考生误以为该模块考察的还是数据处理,花费大量时间在计算过程中,导致题目难以全部完成,最后得分反而不高,这里我们给出了几个行之有效的分析技巧。

  一、圈出材料关键

  首先,对于任何一篇资料分析而言,我们需要关注材料中出现的时间,这样在看到问题时,才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判断出来,问题问的是基期还是现期。同时,有些时间也在揭示段落结构。例如,第一段的统计时间是17年上半年,第二段统计时间是17年第二季度。而我们知道上半年是包含第二季度的。那么,前两段极有可能会考察比重的相关知识。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的重点

  其次,对于篇幅较长的文字型材料,全文的材料包括多个段落,但是不同段落讲述的主题不相同,那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标明每个段落的中心词,以中心词为基准,根据题目返回材料定位相关信息,然后寻找相关数字进行计算。

  二、明确关注重点

  在考试过程中,经常会有表格材料,那么我们在阅读表格材料的时候只需要将目光的重点关注在横标目与纵标目的内容即可,然后再根据题意进行迅速定位,在出图过程中,具体到表格中的数据是不需要在意的。

  三、巧用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过程中,数据是不需要我们进行详细的计算的,这时候就需要巧用一些速算技巧,例如,尾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错位加减法,横向、纵向比较法等。当题目中出现要将几个分数进行对比时,我们不需要计算,只需要判断选项之间的大小排序。就可以合理运用横向或纵向比较法,对于选项进行逐一排除,最后确定正确答案。当几个选项间,数据相差比较小,则可以采用错位加减法,将原本复杂的乘除运算转换成加减运算,从而迅速得到正确答案。而对于一些特殊的百分数,则可以将它进行变换,例如出现12.5%,33.3%等敏感数字,就可以将它们转化为对应的分数,如果答案相差过大的话,也可以进行估算,像12%-13%之间都可以估算为八分之一,这样做就可以将百分数化成分数,从而缩减计算量,这也是资料分析的核心要素,不要把数据的处理当成考核的重点。

  事业单位考试需要复习的内容虽然很多,但是只要掌握了技巧,复习起来也就轻而易举了,只要你进行科学有效的备考计划,其实想上岸也并不难。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的重点

  能够抓住考试重点很重要,然而在备考过程中,很多考生会模糊重点,导致很难拿到高分,之所以做不对,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做题后没有及时总结。以资料分析为例,主要考察的是对于图像图表文段的信息捕捉能力和分析能力。资料分析中总会出现大量的数字,导致很多考生误以为该模块考察的还是数据处理,花费大量时间在计算过程中,导致题目难以全部完成,最后得分反而不高,这里我们给出了几个行之有效的分析技巧。

  一、圈出材料关键

  首先,对于任何一篇资料分析而言,我们需要关注材料中出现的时间,这样在看到问题时,才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判断出来,问题问的是基期还是现期。同时,有些时间也在揭示段落结构。例如,第一段的统计时间是17年上半年,第二段统计时间是17年第二季度。而我们知道上半年是包含第二季度的。那么,前两段极有可能会考察比重的相关知识。

  其次,对于篇幅较长的文字型材料,全文的材料包括多个段落,但是不同段落讲述的主题不相同,那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标明每个段落的中心词,以中心词为基准,根据题目返回材料定位相关信息,然后寻找相关数字进行计算。

  二、明确关注重点

  在考试过程中,经常会有表格材料,那么我们在阅读表格材料的时候只需要将目光的重点关注在横标目与纵标目的内容即可,然后再根据题意进行迅速定位,在出图过程中,具体到表格中的数据是不需要在意的。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的重点

  三、巧用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过程中,数据是不需要我们进行详细的计算的,这时候就需要巧用一些速算技巧,例如,尾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错位加减法,横向、纵向比较法等。当题目中出现要将几个分数进行对比时,我们不需要计算,只需要判断选项之间的大小排序。就可以合理运用横向或纵向比较法,对于选项进行逐一排除,最后确定正确答案。当几个选项间,数据相差比较小,则可以采用错位加减法,将原本复杂的乘除运算转换成加减运算,从而迅速得到正确答案。而对于一些特殊的百分数,则可以将它进行变换,例如出现12.5%,33.3%等敏感数字,就可以将它们转化为对应的分数,如果答案相差过大的话,也可以进行估算,像12%-13%之间都可以估算为八分之一,这样做就可以将百分数化成分数,从而缩减计算量,这也是资料分析的核心要素,不要把数据的处理当成考核的重点。

  事业单位考试需要复习的内容虽然很多,但是只要掌握了技巧,复习起来也就轻而易举了,只要你进行科学有效的备考计划,其实想上岸也并不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