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导介绍:童小东

  
姓名:童小东性别:男
职称:教授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软土地基处理领域的教学与科研

童小东,男、1971年7月出生,岩土工程专业博士,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隧与地下工程系教师、教授,现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国家863计划专家库专家、江苏省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建设工程房屋建筑地基基础专业、市政专业招投标评标专家、《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编委、《地基处理》杂志编委。

1988年至1995年于河海大学学习并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年至1999年于浙江大学师从著名岩土工程专家龚晓南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进入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蒋永生教授),从事软土地基处理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1年出站并留校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7年~2009年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助理。

获得东南大学教学工作优秀奖6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5次),获得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奖4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获得东南大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二等奖1次(2004年)及常锻奖教金(2004年)和香港黄祯庆奖教金(2008年)各1次。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级、校级教改项目7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和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次。所指导本科生获得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2009)1次。被评为江苏省力学学会2003~2006年度先进个人(2007年)。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制定出台了公开选聘学院平台课和专业主干课主讲教师和课程负责人制度管理办法;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主讲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土力学》、《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概论》等学科基础课、《地基处理》等专业主干课;主讲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高等岩土力学》、《高等土力学》等专业学位课,被土木工程学院聘为《岩土工程》课程群教学团队及《土力学》课程负责人。主编及参编教材5部,参编手册、规范(规程)3部,发表教改论文多篇。

主持或参加国家级、部级、省级课题以及重点工程10余项,获得中国黄金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东南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2000年)各1次。现已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其中1篇被Sci收录,8篇被Ei收录)。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导介绍:王修信

  
姓名:王修信性别:男
职称:教授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论

王修信,男,1960年5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东南大学主委。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副院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抗震理论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兼职九三学社江苏省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东南大学侨联委员会委员。1999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从事客座研究员。

主要科研方向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建筑结构抗震抗风抗火抗爆设计,桥梁设计与抗震隔震计算,水工结构工程,钢结构设计与制造,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结构损伤检测与健康诊断,结构非线性有限元静力与动力分析,建筑结构体系设计与体量优化,建筑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与人居环境设计等。

负责完成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和省教委基金项目等部省级项目三项,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部省级项目三项;现负责承担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和横向项目多项,作为主要研究成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并与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合作从事大型工程结构损伤监测研究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土木工程健康监测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次、省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次、校级科学技术奖和教学成果奖多次。编著书籍"屋宇维修与加固技术"一本,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参加或主持了3幢高层和多层建筑的结构设计、3幢高层住宅建筑的大型改造工程、一个地下汽车停车库设计、一个高层商业建筑和一个10万平米高层住宅花园型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

主要科研成果有"强烈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动力失稳与倒塌预报"、"空间耦联高层楼群消振研究与应用"、"高层建筑锚索式动态减振体?quot;、"高层筒体建筑板块法理论"、"混凝土结构断裂扩展计算模型"、"混凝土结构弹塑性破坏计算机模拟试验系统"、"钢闸门面板试验研究与弹塑性计算理论"、"混凝土断裂控制的塑性区尺寸因子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与GIS的结构损伤与健康检测技术"、"基于ITD和ARMA模型的动力模态参数识别"、"大城市曲线高架桥理论研究"、"建筑与高架桥梁中的滑动支承隔震系统"、"预应力曲线箱形梁及格子梁桥研究"、"箱形梁桥剪力滞后研究"、"薄壁曲线箱形梁桥的动力分析"、"变截面多跨梯形箱梁桥剪滞效应"、"钢管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研究"、"钢结构压弯构件截面快速选择与设?quot;、"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导师介绍:朱虹

  
►个人简况
朱虹,女,1975年生,江苏省兴化市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教。兼任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江苏分会秘书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FRP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

►教育背景
1994~1998,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攻读学士学位
1998~2001,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2001~2004,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2012~2013,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ofStandardsandTechnology,NIST),访问学者(1年)

重要获奖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詹天佑基金会高校优秀毕业生奖(1998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1年,排名5)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1年,排名6)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FRP先进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建筑物加层加固及改造
近期研究内容:FRP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建筑物加固改造装配化技术

►科研成果
(一)、主持的纵向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耐高温树脂基FRP筋嵌入式加固RC构件火灾下力学行为研究(51578106),2015.1-2018.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玄武岩纤维网格轻质抗震墙性能及加固计算方法研究(50908045),2010.1-2012.12,已验收
3.江苏省建筑业科研计划项目:钢混框架梁端负弯矩区高效加固方法研究(JG2007-16),2007.1-2009.12,已鉴定
(二)、近五年参与的主要纵向课题:
参与的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1.国家973计划,应用FRP实现重大工程结构高性能与长寿命的基础研究.主要参与者,2012.1-2015.12
2.国家863计划子课题,碳纤维复合材料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筋混凝土结构及其应用,主要参与者,2012.1-2015.12
3.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纤维增强材料(FRP)高耐久性城市桥梁结构体系研究(2006BAJ03B07),排名6,2007.1-2010.1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BFRP增强竹结构受力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51078076),排名2,2011.1-2013.12
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学者攀登项目:高性能纤维复合索及其大跨预应力结构全寿命研究(BK2010015),排名2,2011.1-2013.12
(三)、发表论文/专利授权/参编标准:
近五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1)ZhuH,WuG*,ZhangL,etal.ExperimentalStudyontheFireResistanceofRCBeamsStrengthenedwithNear-Surface-MountedHigh-TgBFRPbars[J].CompositesPartB.Vol.60,pp680-687,2014.(SCI、EI)
(2)ZhuH,WuG*,ShiJW,etal.Digitalimagecorrelationmeasurementofthebond-sliprelationshipbetweenfiber-reinforcedpolymersheetsandconcretesubstrate.JournalofReinforcedPlasticsandComposites.33(17):1590-1603.2014.(SCI、EI)
(3)ShiJW,ZhuH,WuG,WuZS*.TensilebehaviorofFRPandhybridFRPsheetsinfreeze-thawcyclingenvironments.CompositesPartB:Engineering.60:239-247,2014.(SCI、EI)
(4)ShiJW,ZhuH,WuZS*,SeracinoR,WuG.BondbehaviorbetweenBFRPsheetandconcretesubstrateunderthecoupledeffectsoffreeze-thawcyclingandsustainedload.JournalofCompositesforConstruction,ASCE,17(4):530-542,2013.(SCI、EI)
(5)ZhangP,WuG*,ZhuH,MengSP,WuZS.Astudyofthemechanicalperformanceofthewet-bondinterfacebetweenFRPplatesandcast-in-placeconcrete.ASCE.JournalofCompositesforConstruction.2014.(SCI、EI,录用待刊)
(6)WangX,WuZS*,WuG,ZhuH,ZenFX.EnhancementofbasaltFRPbyhybridizationforlong-spancable-stayedbridge.CompositesPartB:Engineering.44:184-192,2013.(SCI,EI)
(7)HongZhu,PuZhang,GangWu,ZhishenWu.ExperimentalStudyonBendingPerformancesofFRP-ConcreteCompositeT-BeamswithPrefabricatedBFRPShell,CICE2010-The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RPCompositesinCivilEngineering,September27-29,2010,China.(EI)
(8)朱虹*,张赟,周臻,陈昊阳.L形FRP粘贴法加固混凝土框架梁负弯矩区试验研究.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5):905-911(EI)
(9)朱虹*,张继文.预应力FRP筋增强RC梁受弯破坏模式研究.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34(5):97~101,2012(EI)
(10)施嘉伟,朱虹,吴智深,吴刚*.FRP片材-混凝土界面应变率效应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45(12),2012(EI)
(11)施嘉伟,朱虹,吴智深*,等.数字图像相关法测量FRP片材与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关系.土木工程学报.45(10),2012(EI)
(12)张普,朱虹,孟少平,吴刚*,吴智深,FRP片材增强钢筋混凝土梁刚度与变形计算,建筑结构学报,32(4):87~94,2011(EI)
(13)张普,朱虹*,陈泉,孟少平,刘晓艳.FRP板与混凝土湿黏结界面剪切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33(3):74~79,2011(EI)
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
1.朱虹,吴智深,朱中国,刘建勋,陈喆.用于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空间网格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专利号:201210581633.7
2.朱虹,吴京,陈昊阳.一种用于建筑中结构柱的卸载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专利号:201210398221.X
3.朱虹,吴京,陈昊阳.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构件卸载的支撑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专利号:201210397464.1
参编的标准如下:
(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50608-2010
(2)《结构加固修复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GB/T26745-2011

►教学经历及教学水平
主讲课程:
目前主讲课程: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现代预应力设计与施工》
曾主讲课程: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结构可靠度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双语)》,本科生基础课《程序设计及C++语言(上)》和《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给排水工程结构》
教学获奖:
获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2006年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导师介绍:孟少平

  
孟少平,男,1960.10生博士,教授,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与桥梁工程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5年1月在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是吕志涛院士的主要助手。1986年~1987年作为访问学者在葡萄牙土木工程国家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

主要从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预制拼装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设计方法与评估,预应力混凝土特种结构中预应力技术的合理应用,间接作用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及FRP材料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
已培养和指导博士研究生22名,完成学位论文并获得博士学位有15名。指导硕士研究生62名,完成学位论文并获得硕士学位48名。指导国内访问学者及博士后8名。公开发表论文160多篇,出版专著3部。1985年以来,参与了包括国家、省重点工程在内的200多项工程的设计研究、施工过程研究及工程质量控制研究。主持或参加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省市重点研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重点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多项。10年来获各类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编国家标准设计图集一套。

现为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南大学华东预应力技术联合开发中心主任,东南大学建筑工程系主任。国家结构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负责人。担任的学术职务有:建设部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预应力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理事,预应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预应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Email:cardoso_meng@sina.com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研招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