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需求和供给定理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需求和供给定理

  需求和供给定理是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在公共基础的考察过程中都比较简单,需要大家多去理解,所以对于这一板块一定得熟练把握,不能丢分。

  理解需求和供给首先得把握需求和供给的含义,先说需求,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就需要得出两个信息点,第一,需求是消费者,所以大家在理解需求的时候就要把自己定义成为一个消费者的角色去考虑问题。

  第二,需求不是我们平常意义理解的想干什么,他是指不仅我们有想法还必须得有这个能力,这才是人们的有效需求,在我们的考试中其实更多的是考察影响需求的因素,影响需求最主要的因素是商品的价格,其实很简单,商品的价格越高,我们的需求就越少;收入水平也影响我们的需求,收入越高,我们能够买的东西越多,所以需求就相对大一些;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在考试中见的最多,相关商品可以分为替代品和互补品,从其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替代品就是可以相互替代,都可以满足人的需求,比如洗衣粉的替代品就是洗衣液,那么洗衣液价格升高,我们对洗衣粉的需求就会上升,互补品是两种产品必须得相互补充才可以使用;另外消费者的偏好也会影响一个人的需求,你喜欢什么,相对应你的需求就多一些;最后就是对于未来价格的预期,如果预计未来价格会涨,那么你现在的需求就会变大。

  另外,考试就考一个需求定理,所谓的需求定理是指价格所引起需求量的变化,在这里一定得搞清楚,价格是自变量,那么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少,所以他们之间成反比关系。这是需求,供给则和他刚好相反,是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生产某个商品的数量,所以理解供给必须站在生产者的角度。当然供给定理也是研究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高,供给也越多,所以他们之间是正比例变化。这就是供给定理和需求定理。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需求和供给定理

  最后一部分供求法则,供求法则是说价格与供给和需求三者之间的关系,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供给小于需求,价格上升。

  

  

未知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长勺之战-一鼓作气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长勺之战-一鼓作气

  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初,齐国军队进攻鲁国。鲁人曹刿往见鲁庄公,询问其作战的理由。鲁庄公以平时用度与臣下分享及祭祀时不滥设祭品为理由,均未被曹刿接纳。鲁庄公随后称自己在司法方面尽量做到合情、公平,曹刿便认为鲁“可以一战”,并获鲁庄公批准随行督战。

  同年齐军仗着兵强马壮,侵入鲁境。鲁庄公暂时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今莱芜苗山镇)。由于干时战争的胜利,鲍叔牙以下将士都轻视鲁军,认为不堪一击,于是发起声势汹涌的攻击。鲁庄公见齐军攻击鲁军阵地,就要擂鼓下达应战的命令。曹刿劝阻说:齐兵势锐,我军出击正合敌人心愿,胜利没有把握,“宜静以待”,不能出击。 庄公遂令鲁军固守阵地,只令弓弩手射击,以稳住阵势。齐军没有厮杀到对手,又冲不进鲁军阵地,反而受到鲁军弓弩猛射而无法前进,只得向后撤退。经过稍事休整,鲍叔牙又下令展开第二次攻击,曹刿劝庄公仍然不要出击,继续固守阵地。齐军攻势虽猛,但仍攻不进阵内,士气不免疲惫,再退回到原阵地。

  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鲍叔牙和齐军将领都认为鲁军怯于应战,决定再次发动进攻。于是齐军声势浩大的第三次进攻,迅即出现于鲁军面前。曹刿看到这次齐军来势虽猛,但势头没有上两次大,认为出击时机已到,立即向庄公提出反击齐军的建议。庄公亲自擂起战鼓,发出攻击命令,随后鲁军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是役取胜的原委。曹刿回答说:“用兵打仗所凭恃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冲锋时,士气最为旺盛;第二次击鼓冲锋,士气就衰退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冲锋,士气便完全消失了。齐军三通鼓罢,士气已完全丧尽,而相反我军士气却正十分旺盛,这时实施反击,自然就能够一举打败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长勺之战-一鼓作气

  

未知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一)成立:成立于1945年12月,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

  (二)性质:是联合国的独立机构,在经营上具有独立性。

  (三)职责:其职责是监督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于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这一背景下,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个成员,成为真正的“世界货币”。

  【知识链接】特别提款权(SDR)

  ①性质: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②亦称“纸黄金”。

  ③用途: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

  案例1:当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支出大于收入)时,可用它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货款。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见的光学现象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见的光学现象

  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光学现象呢?常见的光学现象其实有以下四种:

  (一)光的直射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见的光学现象

  光的直射是指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例如生活中日食、月食现象就是典型的光的直射现象。日食其实就是月球此时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挡住了部分或者全部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因此,看起来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是全部消失了。而月食则是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地球此时在月球和太阳中间,三者在一条线上,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好像缺了一块,从而形成了月食现象。又或者是联系古诗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为什么一片小小的叶子挡住眼睛之后,连前面如此巍峨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呢,实际上也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叶子此时在眼前挡住了来自于泰山的光线。

  

  (二)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俗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其实就很好的体现了反射现象,此时猪八戒照镜子,通过平面镜面发生了反射现象,反射回猪八戒的眼睛中,因此猪八戒看到就是自己原原本本猪的样子,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三)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例如联系古诗词“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来看,由于潭水清澈见底,让人们怀疑水很浅,实际上这是因为光从水进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的缘故,我们看到的是虚像。生活中渔夫去叉鱼的时候要往下方叉也是这个原因,人在岸上看水中的东西看到的会比实际浅一些,而反过来如果你去游泳的时候你在水中看岸上的树往往会比实际要高一些,这实际上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四)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所形成的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离,是将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过程。例如雨后的彩虹就是由于光的色散产生的,雨后阳光射到空中漂浮的小水滴,经过色散及反射,形成的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