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词句理解之巧用关联词

  关联词,可谓是言语中解题的技巧担当,除了在主旨概括中经常用到,在词句理解中也常见它的身影。常用关联词有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必要条件等,当我们看到文段时,可先观察文段中出现了哪种关联词,然后根据其所表现的逻辑关系来帮助我们理解词句的正确含义。

  提问方式:对上文“词语/短句”理解正确的是;划线词语或句子说明的是;

  解题技巧:定位原文找对应

  关联词语看关系

  分析之后定答案

  【例1】中国老百姓无论怎样穷,怎样苦,也往往要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孩子上学念书。他们很清楚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才可能拥有未来。运用到国家政策层面,毫无疑问,教育只应该是公益事业,是烧钱的事业。

  这句话中“烧钱的事业”可以理解为:

  A.教育是一项非常费钱的事业

  B.对教育应该投资而不应从中谋利

  C.对教育的投资可能无法收回成本

  D.国家应该增加教育投资力度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烧钱的事业”出现在文中最后一句。根据“教育只应该是公益事业,是烧钱的事业”可知,该句是由“是……是……”引导的两个并列分句,故“烧钱的事业”对应的是“公益的事业”,二者属于互为解释、补充说明的关系,即只是无偿付出,不求回报、收益。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不应从中谋利”正好体现了“公益事业”的无偿性。A项属于“烧钱的事业”的字面含义,排除A项。C项“可能无法收回成本”说明还在考虑“成本”,那就不是“公益事业”,排除C项。D项属于呼吁的声音,并非“烧钱的事业”的内涵所在,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知识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词句理解

  【例2】中外文学艺术史上的许多个案证明,一位作家、艺术家,只有立足于自己的生命体验,捕捉生命意识,又能以超越性的襟怀,以大生命意识的视野,透视人性,观照人生,体察万物,才能创作出境界最为高超,具有久远而又枪金的生命活力的作品。

  这段文字提及的“大生命意识”是指:

  A. 艺术家要加强修养,要有大格局、大智慧

  B. 拥有超人类的生命襟怀,向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C. 生命是可贵的、神圣的,人类所有正常的生命本能都应得到尊重

  D. 以政治的、道德的、法律的尺度,对比下人物予以是非好坏的明确判定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大生命意识”出现在文中第二行,分析其上下文语境。根据“只有立足于自己的生命体验,捕捉生命意识,又能以超越性的襟怀,以大生命意识的视野”可知,该句是由“只有……才”引导的必要条件关系,由此可知,“大生命意识”应和“超越性的襟怀”语义相近,文段重在强调要以超然物外的胸襟去看待世界,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大生命意识”的解释内容。A项“加强修养”、C项“生命是可贵的、神圣的”和D项“政治的、道德的、法律的尺度”,三者均在文段未体现,排除A项、C项和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词句理解之巧用关联词

  【知识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词句理解
原文链接:https://sydw.huatu.com/2022/0304/2484271.html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真话假话看不透

  真假话题型对于很多小伙伴并不陌生,该题型常见于必然性推理的知识考查中。这类题目的题干信息本身就千丝万缕,再加上真假话的干扰,无异于在考场上给考生念紧箍咒。如果能结合题目信息进行合理假设,则可以帮助大家高效解题。

  今天就跟各位小伙伴分享一下朴素逻辑中真假话题型解题小妙招——假设法:

  (一)方法简介

  假设法,顾名思义,就是针对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假设,然后,将该假设作为补充条件,结合题干已有信息进行推理,由此得到一个确定的结论。如果得出的结论与题干要求或者与假设出现冲突,则假设不成立;反之,假设成立。

  (二)适用题目

  假设法适用于题干给出的信息真假性不确定,但又找不到矛盾命题的题目。

  (三)使用技巧

  虽然题目中不确定的信息都可以进行假设,但在考试中选对突破口非常重要,否则会特别费时间。假设法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假设。一是选项角度。二是题干角度。如果选项设置简单(信息单一、确定、全面等),建议从选项入手(即代入排除法)。反之,建议从题干出发,选取题干中关联性较强的信息入手,因为信息关联性越强,越能从假设中得到更多的结论,帮助推理;此外也可以选取题干中一些比较特殊的信息(只有一个、唯有一个等)入手,这样更容易得到一个确定的结论。

  下面通过例题进行说明:

  【例1】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梅说:兰比竹小。兰说:我比梅小。竹说:兰不是三姐。菊说:我是大姐。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补充道: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得对。

  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判断四姐妹依次为:

  A.梅兰竹菊

  B.梅兰菊竹

  C.兰菊梅竹

  D.菊兰梅竹

  【解析】B。题干中梅兰竹菊一共有四句话,如果我们按次序从梅的话开始假设,会发现整体题目变复杂。观察题干,在四个女儿的话中,菊的话我是大姐。是一句较为确定的信息,并且和张老汉的话大女儿直接重复,因此,可以先由菊的话进行假设。假设菊是真话,那么与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矛盾,则菊只能说假话,菊肯定不是大姐,只能是三女儿。对比选项,可排除A、C、D三项,直接选择答案B。

  故本题答案选B。

  【例2】三人在一起猜测晚会节目的顺序。甲说 一班第一个出场,二班第三个出场。乙说 三班第一个出场,四班第四个出场。丙说 四班第二个出场,一班第三个出场。结果公布后,发现他们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

  由以上可以推出,节目的正确出场顺序是:

  A.四班第一,三班第二,一班第三,二班第四

  B.二班第一,一班第二,三班第三,四班第四

  C.三班第一,四班第二,二班第三,一班第四

  D.一班第一,二班第二,四班第三,三班第四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真话假话看不透

  【解析】C。已知:三人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假设某一选项为真后,如果能满足甲乙丙的猜测都只对一半,则为正确答案,反之不是正确答案。假设A项为真,则甲说的两句话都错,不符合已知条件,排除;假设B项为真,则甲说的两句话都错,不符合已知条件,排除;假设C项为真,则三人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符合已知条件,保留;假设D项为真,则乙说的两句话都错,不符合已知条件,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假设法虽然是比较常规和通用的解题方法,但还是需要找准突破口,才能事半功倍。而想要快速找准突破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积累和练习,建议大家通过题目不断巩固方法,让假设法在考场上帮你看透真假话!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那些年让你头疼的“主旨题”

  在行测言语理解中有这样一种题型叫做主旨题,这种题型属于必考题型而且题量很大,很多考生对这个题型有很大的期待,但是正确率却不尽人意,突破这一题型对考生提高行测分数、拉开分数差距有很大帮助。为了帮助考生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住更多机会,科学利用小方法突破主旨题,教育在此就其中的一个方法进行分析。

  这个方法就是注意题干的尾句。下面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说明。

  【例】保护文物就是在留住我们的根脉,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基因。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古建遗址、史迹等面临拆迁的命运。即便情况好一些、被保留下来的,周边的整体建筑风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状况显然与一个文化大国、文明古国的地位不相称,亟待采取严厉的保护政策,以留住历史、留住记忆、留住文化。当然,保护并不意味着原封不动,更不意味着拒绝城市化。值此剧烈变革的时代不能就保护谈保护,也不能抽离具体的时代环境空泛地谈文物保护,而是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真正把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求保护。

  这段文字意再强调:

  A文物保护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B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C应将文物保护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D加强文物保护急需政策上的发力。

  【解析】C。文段的第一句告诉我们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紧接着第二句继续围绕第一句文物保护的话题向我们指出,目前文物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接着第三句指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们文化大国、文明古国的地位不相称,亟待采取保护措施进行解决。第四句承接第三句指出保护不是原封不动,更不是拒绝城市化。第五句通过应该这样的词汇向我们阐述了正确的做法,也就是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将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所以整个文段尾句为文段的观点句,选项C是对文段意图的准确的判断,A可以定位到文段第一句话,意思正确但偏离文段主旨,排除;B 迫在眉睫的紧迫性文段中没有体现,排除;D政策上的发力由文段推不出来,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这道题目我们注意关注尾句,其中有一个词语应该,类似于应该、要、需要、亟待这样的词语都属于对策词,当文段的尾句中含有这样的词语时极有可能是文段的主旨句,在考场上同学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尾句除了有应该这样的词语,还会有其他一些特殊的词语,同学们再来看一道例题:

  【例】新时代的文化消费,不仅仅是产品消费,而将更加凸显消费场景的价值。体验升级和文化消费场景建构将成为激活文化消费潜能的重要途径,包括线上线下的文旅新业态、文化综合体、夜游经济等。而产品消费和配套支撑服务的不断升级,也将增强文化消费的辐射带动作用。这就需要将产品创新和消费场景创新结合,对文化消费进行整体性结构,让供给发挥更好的效能。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消费场景体验升级和产品配套升级相互促进

  B文化消费需要将产品和消费场景创新相结合

  C产品消费和配套服务升级将激活文化消费

  D新文化消费场景带来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

  【解析】B。文段第一句引出话题并指出新时代文化消费将更加凸显消费场景的价值,第二句和第三句具体介绍体验升级和消费场景建构对激活文化消费的作用,以及产品消费和配套支撑服务升级对文化消费的带动作用,最后一句话通过指代词这得出结论—需要将产品创新和消费场景创新结合,对文化消费进行整体性建构,所以文段的最后一句话是文段的观点句,B选项是对它的同义表述。A,文段只是在说场景升级和产品配套升级都对文化消费产生影响,并未说这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排除;C为部分内容,未体现消费场景升级,排除;D带来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文段并没有提及,排除。故正确答案B。

  通过这道题想让同学们知道当尾句由指代词引出时,也极有可能是文段的观点句,同学们要特别注意。

  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多练习,真正掌握分析尾句这种方法。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那些年让你头疼的“主旨题”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真话假话看不透

  真假话题型对于很多小伙伴并不陌生,该题型常见于必然性推理的知识考查中。这类题目的题干信息本身就千丝万缕,再加上真假话的干扰,无异于在考场上给考生念紧箍咒。如果能结合题目信息进行合理假设,则可以帮助大家高效解题。

  今天就跟各位小伙伴分享一下朴素逻辑中真假话题型解题小妙招——假设法:

  (一)方法简介

  假设法,顾名思义,就是针对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假设,然后,将该假设作为补充条件,结合题干已有信息进行推理,由此得到一个确定的结论。如果得出的结论与题干要求或者与假设出现冲突,则假设不成立;反之,假设成立。

  (二)适用题目

  假设法适用于题干给出的信息真假性不确定,但又找不到矛盾命题的题目。

  (三)使用技巧

  虽然题目中不确定的信息都可以进行假设,但在考试中选对突破口非常重要,否则会特别费时间。假设法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假设。一是选项角度。二是题干角度。如果选项设置简单(信息单一、确定、全面等),建议从选项入手(即代入排除法)。反之,建议从题干出发,选取题干中关联性较强的信息入手,因为信息关联性越强,越能从假设中得到更多的结论,帮助推理;此外也可以选取题干中一些比较特殊的信息(只有一个、唯有一个等)入手,这样更容易得到一个确定的结论。

  下面通过例题进行说明:

  【例1】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梅说:兰比竹小。兰说:我比梅小。竹说:兰不是三姐。菊说:我是大姐。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补充道: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得对。

  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判断四姐妹依次为:

  A.梅兰竹菊

  B.梅兰菊竹

  C.兰菊梅竹

  D.菊兰梅竹

  【解析】B。题干中梅兰竹菊一共有四句话,如果我们按次序从梅的话开始假设,会发现整体题目变复杂。观察题干,在四个女儿的话中,菊的话我是大姐。是一句较为确定的信息,并且和张老汉的话大女儿直接重复,因此,可以先由菊的话进行假设。假设菊是真话,那么与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矛盾,则菊只能说假话,菊肯定不是大姐,只能是三女儿。对比选项,可排除A、C、D三项,直接选择答案B。

  故本题答案选B。

  【例2】三人在一起猜测晚会节目的顺序。甲说 一班第一个出场,二班第三个出场。乙说 三班第一个出场,四班第四个出场。丙说 四班第二个出场,一班第三个出场。结果公布后,发现他们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

  由以上可以推出,节目的正确出场顺序是:

  A.四班第一,三班第二,一班第三,二班第四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朴素逻辑之真话假话看不透

  B.二班第一,一班第二,三班第三,四班第四

  C.三班第一,四班第二,二班第三,一班第四

  D.一班第一,二班第二,四班第三,三班第四

  【解析】C。已知:三人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假设某一选项为真后,如果能满足甲乙丙的猜测都只对一半,则为正确答案,反之不是正确答案。假设A项为真,则甲说的两句话都错,不符合已知条件,排除;假设B项为真,则甲说的两句话都错,不符合已知条件,排除;假设C项为真,则三人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符合已知条件,保留;假设D项为真,则乙说的两句话都错,不符合已知条件,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假设法虽然是比较常规和通用的解题方法,但还是需要找准突破口,才能事半功倍。而想要快速找准突破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积累和练习,建议大家通过题目不断巩固方法,让假设法在考场上帮你看透真假话!

  

返回
顶部